祝贺!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团队发表《Nature》

2025年06月21日   •   342次阅读

6月18日,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刘小钢院士团队携手厦门大学梁亮亮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发表重磅论文,报道了一种光学非线性响应超过500阶的稀土纳米材料。

这一成果刷新了光子雪崩非线性材料的纪录,让超灵敏、超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从理论走向实际,有望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传感器和量子光学等前沿领域。

教授团队介绍:NUS 刘小钢 & 厦门大学 梁亮亮

刘小钢(Xiaogang Liu)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

刘小钢教授 来源:NUS官网

NUS 化学系资深教授,博士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并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研究方向涵盖稀土掺杂光学纳米材料、上转换发光、光子雪崩及生物光子学。

荣获 2016 年新加坡总统科学奖和 2024 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百年奖。

梁亮亮(Liangliang Liang)教授

厦门大学灵活电子研究院

梁亮亮教授 来源:厦门大学官网

毕业于中科大,师从刘小钢教授博士后,现为厦门大学教授,专注于稀土光学纳米材料与光子雪崩效应研究。

曾参与发表多篇稀土纳米光子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特别是在增强非线性响应和结构调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光子雪崩:点亮纳米世界的“超级放大器”

光子雪崩(Photon Avalanche)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

当一束激光照射到掺有稀土离子的纳米材料上,且光强稍微超过一定阈值时,材料内部的激发态粒子开始通过交叉弛豫等能量传递机制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正反馈循环。这个正反馈使得更多粒子被激发,导致发光强度像“雪崩”一样快速且剧烈地增长,从而展现出超灵敏的非线性光学行为。

稀土掺杂纳米晶中光子雪崩机制的示意图。该过程包括基态吸收(GSA)、激发态吸收(ESA)和交叉弛豫(CR)。ESA与CR之间的正反馈循环促使激发态粒子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最终产生高度非线性的发射输出。来源:NUS news

凭借这一特性,光子雪崩在低成本超分辨成像、超灵敏光学传感和多物理场探测等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这种非线性响应的阶数和响应速度,一直是科研人员面临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刘小钢院士团队通过精确调控纳米颗粒内部的晶格结构,诱导局部晶体场畸变,从而显著增强了交叉弛豫过程的效率,大幅提升了光学非线性响应,让材料“雪崩”更猛烈、更快速。

突破性成果:纳米材料的“非线性等级”飙升

成果发表页面 来源:Nature官网

这项研究中,刘小钢院士团队制备了直径仅27纳米的NaLuF4:Tm纳米颗粒,通过调控晶体内部的晶格畸变,显著提升了离子间的交叉弛豫效率,使得材料的光学非线性阶数从40跃升至156。

同时,他们还制造了更大尺寸(176纳米)的纳米盘,实现了突破500阶的非线性响应,刷新了全球纪录。

示意图展示了新开发的光子雪崩纳米晶所表现出的极高光学非线性及其在单束光激发下实现的超分辨成像效果。来源:Nature官网

这种超强的非线性响应意味着材料对光信号的放大效果极其敏感和迅速,响应时间缩短至仅8.5毫秒,比传统材料快了近70倍。

更令人惊喜的是,基于这些材料的单束激光扫描成像系统,达到了33纳米横向分辨率和80纳米轴向分辨率,实现了远场单光束超分辨成像的巨大飞跃。

深入揭秘:纳米颗粒里的“小宇宙”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首次发现:同一颗176 nm纳米盘,其中心区域对光的非线性响应远强于边缘。

这意味着,只有中心“爆发”出强信号,边缘几乎保持“沉默”。这种内部响应不均匀不只是巧合,而是源自晶格亚结构的重组,使得光子雪崩效应在不同区域展现不同的触发阈值和强度。

为什么这很重要?

成像尺寸小于物理尺寸:由于只有中心区域参与激光作用,成像信号聚焦得更“紧凑”,从而实现比纳米颗粒自身尺寸更高的成像分辨率。

突破传统探针极限:这种“区域响应差异策略”利用材料的内部分区特性,天然突破了传统成像中——探针尺寸就是极限分辨率的认知。

理解核心效应机制:通过观察不同区域谁“更敏感、起反应更快”,科学家能更深入理解雪崩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机制,为设计更高效的纳米光学材料提供思路。

总之,这不仅是成像技术上的一次升维,更是材料设计层面的新思路:主动利用纳米颗粒的内部结构差异,让它“自己聚光发亮”。

未来引领:光学成像新风口,开启科技“超感官”时代

刘小钢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刷新了光子雪崩非线性材料的纪录,更为未来科技的多个前沿领域铺平了道路。

这项技术的突破,将推动超分辨成像和超灵敏光学传感的发展,带来低成本、高性能的医学诊断工具、环境监测传感器和量子光学器件。

未来画卷里,我们或将见证:

智慧医疗诊断:借助超高分辨率和超灵敏传感技术,实现“纳米级”体内病灶定位,帮助医生精准检测癌症早期病变、神经元活动,远比现有技术更快更准确。

环境监测黑科技:在科幻大片中常见的“隐形传感网”,可通过这种材料打造的低成本便携光学传感器,实现空气污染、毒气泄漏的实时监测,保障城市安全与生态健康。

量子计算与通信:高阶非线性效应为量子光子器件提供核心支撑,助力光子芯片内的光信号处理、量子加密与超高速通信,迈向真正的量子互联网时代。

微型智能设备:纳米材料结合微流控与人工智能,诞生下一代智能光学探测仪器和便携式显微成像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研究、材料科学及太空探索。

这不仅是材料科学的飞跃,更是人类用光“看见”微观世界、洞悉未来的关键一步。科幻里的超分辨成像正在照进现实,NUS团队正领跑这场视觉革命!

2025新加坡留学爆款专业出炉!毕业即拿6000新币高薪,这些学位正遭疯抢!
2025年06月28日   •   3420次阅读
中考刚结束,家长们已悄悄把目光投向了——新加坡国际学校
2025年06月30日   •   2565次阅读
拆解新加坡高学历、紧缺专业、留学移民的“教育跳板”逻辑,从留学到永居的身份进阶全攻略
2025年07月01日   •   2223次阅读
就在6月30号,Yale NUS 学院将正式关闭!回顾14年发展历程.....
2025年06月26日   •   2052次阅读
重磅!新加坡未来 15 年城市规划曝光:教育格局将迎巨变,留学生的机遇藏在这里!
2025年06月30日   •   1710次阅读
NUS发表《Nature》!侯毅助理教授团队创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2025年06月28日   •   1710次阅读
2024年新加坡大学排名
2025年06月28日   •   1539次阅读
藏在“QS排名”里的残酷事实,新加坡私立大学凭什么让985名校黯然失色?
2025年06月28日   •   1368次阅读
申请新加坡留学:普通家庭申请新加坡留学,千万别踩这5个坑
2025年06月30日   •   1368次阅读
南洋理工大学26fall提前批硕士申请即将开放
2025年07月01日   •   1197次阅读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访华收官,中新教育合作全面升级,中国留学生迎黄金窗口期
2025年06月30日   •   1197次阅读
高考后留学新加坡超全攻略,建议收藏
2025年06月30日   •   1026次阅读
高考后,留学新加坡的 N 种可能!你的分数能申这些院校
2025年07月01日   •   1026次阅读
初中毕业留学新加坡读本科,99%家长不知道!
2025年06月28日   •   1026次阅读
2025 莎顿国际学院院校介绍
2025年07月01日   •   1026次阅读
新生必看!NUS校园游览攻略
2025年06月30日   •   855次阅读
反转!南洋理工AI作弊案学生已澄清,学术不端指控被撤!全球教育界重新审视AI检测边界
2025年06月29日   •   855次阅读
初中毕业去新加坡读本科,到底是骗局还是黄金跳板?
2025年06月28日   •   855次阅读
新加坡留学签证被拒?99%的人都犯了这个错误
2025年07月01日   •   855次阅读
以“人力资源管理”和“金融学”来浅析商科专业的细分不同
2025年06月28日   •   684次阅读
新加坡第七所公立大学来了!艺术生直通UAS本科,低门槛入读国家认证艺术殿堂
2025年07月02日   •   684次阅读
QS排名超越常春藤!新加坡大学如何成为全球留学新宠?
2025年06月29日   •   684次阅读
2025年新加坡AEIS考试报名进入倒计时!这些准备工作家长必须知道!
2025年06月26日   •   684次阅读
新加坡留学 打算下半年就读新加坡国际学校的家长们看过来~
2025年07月01日   •   51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