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還是「笑面梟雄」?李顯龍的傳奇人生

2025年03月24日   •   1萬次閱讀

他是元首之子,數學天才,全球工資最高的國家領導人,年薪高達1200萬,國家在他的帶領下,人均GDP直接成了全亞洲第一,他身患癌症,但70歲高齡卻依舊在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他常被人笑稱「笑面梟雄」,但我認為用「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句話來形容他更為貼切,他就是被評為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擔任新加坡總理20年的李顯龍。

春華篇-啟蒙之晨:

李顯龍1952年出生在新加坡,祖籍中國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新加坡開國元首李光耀的長子。

李顯龍從小在華文學校就讀,才11歲的他,在父親李光耀競選期間,就陪父親到選區訪問,從小就表現出對政治有著濃厚興趣,用父親李光耀的話來說,當時李顯龍雖然很年輕,但是卻很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

1971年,李顯龍在國家初級學院畢業後,在父親的安排下進入到了新加坡武裝部隊,並以優異的表現獲得了總統獎學金,以及新加坡武裝部隊海外獎學金,靠著這些獎學金他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進行深造。

李顯龍還是個數學天才,在劍橋上學期間,曾因破解數學難題獲得了31個特優,比排名第二的同學多了12個。這個成績,是劍橋數學榮譽學位考試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並且在劍橋留學期間,他還收穫了愛情,和在格頓學院修讀醫科的黃名揚,兩人一見鍾情。

1974年,李顯龍以劍橋大學數學一等榮譽,從學校畢業回了新加坡,不久後他又再次遠赴美國,在萊文沃斯堡的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和哈佛大學約翰甘迺迪政府學院繼續深造。在美期間,他結識了很多美國政商屆的要人,為自己積攢了重要的政治人脈。

1978年,26歲的李顯龍與黃名揚步入了婚姻殿堂,夫妻二人恩愛有加,琴瑟和鳴,先後有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但在1982年,黃名揚因心臟病離世,年僅30歲的李顯龍痛失愛妻,同時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李修齊和李毅鵬,這對於李顯龍來說,是人生中最痛苦、最艱難的時刻,並且他的長子李毅鵬患有白化病,曾經還一度受到自閉症困擾。

雖說李家出身名門,照顧孩子和病人不算一件難事,但對一個單親父親來說,他需要在承擔起父親和母親雙重角色的同時,還要為自己的未來而奮鬥,無疑是有著巨大壓力。

夏榮篇-奮鬥歲月:

1983年,李顯龍成為新加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准將。並在同年呢,加入了父親李光耀建立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以高票當選為新加坡國會議員,不久後便升任為貿易和工業部部長、政務部部長兼國防部政務部長,身兼多項要職。

1985年,受國際經濟危機影響,新加坡遭遇了獨立後的首次經濟衰退,面對嚴峻的經濟情況,新加坡政府專門成立了以貿工部長李顯龍為首的經濟委員會,研究恢復經濟計劃,並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減輕企業負擔,增強產品出口競爭力,提高外資企業和本國企業利潤的措施,幫企業渡過難關。

由於措施得當,1986年7月新加坡濟狀況就開始復甦。1987年,GDP增長率8.8%,其中製造業和金融業增長最快,分別達到17%和11%,迅速恢復到經濟危機之前水平。

這次經濟危機的有效管理不僅展示了李顯龍及其團隊的領導力和決策智慧,也增強了他在新加坡乃至國際上的聲望。李顯龍以其務實的態度和高效的政策執行,贏得了公眾的廣泛認可,為新加坡後續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一件值得提及的是,在1985年這個特殊的年份,李顯龍與何晶,結為連理,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自那時起,兩人便攜手並進,共同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他們的關係一直穩定而和諧,彼此之間的支持與愛護持續至今,成為了公眾眼中的模範夫妻。

1990年,李光耀辭去了總理職務,結束了31年的執政生涯,留任內閣資政。 身為人民行動黨第一助理秘書的吳作棟,出任新加坡第二任總理,當時只有38歲的李顯龍被任命為副總理,吳作棟對李顯龍的任命,不僅是對其能力的認可,更是對他未來潛力的期待。

李顯龍作為開國元首李光耀之子,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備受矚目。他的穩健和能力逐漸消除了外界對他繼承父業的疑慮,證明了自己作為領導者的合法性和實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顯龍的接班之路逐漸明朗,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政治遺產,更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為新加坡的發展注入了自己的視野和策略,繼續推動這個島國在國際舞台上的繁榮與進步。

然而,即便在仕途看似一帆風順的時刻,李顯龍也面臨著個人的嚴峻考驗。40歲那年,他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癌,這一消息無疑給了他巨大的打擊。但李顯龍並未向病魔低頭,他以堅強的意志和積極的態度迎戰疾病。

在一次採訪中,他坦承自己的恐懼,但也表示這種挑戰並未超越他的心理承受極限,尤其是與早年失去愛妻的痛苦相比。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成功克服了病痛,到了2003年,李顯龍已經成功抗癌11年,並在媒體面前證明了自己的生命力和體力。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席捲了整個地區。面對這場空前的金融挑戰,李顯龍在1998年1月勇挑重擔,兼任金融管理局主席。

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採取了一系列果斷而有效的措施,成功地抵禦了危機的侵襲,保護了國家的經濟安全和金融穩定。

李顯龍的這一舉措,不僅展現了他作為經濟戰略家的深遠眼光,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國內外的領導地位。

從2001年至2003年,李顯龍領導的經濟審查委員會為新加坡經濟的未來發展繪製了一幅宏偉藍圖。 他們對中央公積金制度和稅收制度進行了深刻的改革,並作出了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關鍵決策。

這些具有前瞻性的措施,使得新加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表現出色,彰顯了李顯龍卓越的領導力和遠見。

2004年,隨著吳作棟的卸任,李顯龍正式成為新加坡第三任總理,開啟了他作為國家領導人的新篇章。

2005年4月18日,他宣布取消賭場禁令,並計劃建造兩個世界級的賭場度假村,這一決策旨在推動新加坡經濟和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顯示了他為國家繁榮所持的開放態度和創新精神。

與父親李光耀以強硬手段和直接風格著稱的領導方式不同,李顯龍更注重穩定、發展和實用主義。

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不僅保持了高速的發展,更實現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發展典範。

秋實篇-物阜民豐:

在李顯龍的卓越領導下,新加坡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2004年擔任總理以來,他帶領新加坡走過了20年的輝煌歷程。

2004年,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150億美元,而如今已飆升至5013億美元,實現了超過三倍的增長。

人均GDP也從2萬多美元增長至近9萬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五,亞洲第一,這樣的成就不僅是對李顯龍領導能力的肯定,也為新加坡的繁榮發展樹立了典範。

根據2012年新加坡政府人力部公布的數據,2006年至2011年五年間,新加坡人均月收入中位數增長了34%,平均每年增長6%。

更令人矚目的是,新加坡統計局在2023年發布的報告中顯示,2022年新加坡人均月收入中位數增加了8.6%。儘管存在通貨膨脹,但在李顯龍執政的20年間,新加坡人民的收入水平顯著提高。

1/2
下一頁
新幣匯率暴漲!新加坡這些人贏麻了!
2025年04月23日   •   6萬次閱讀
一個小失誤,PR沒了!新加坡「永久居民」其實不永久?
2025年04月22日   •   5萬次閱讀
「我要一輩子養你!」新加坡男子因為這句話,每月需給前妻6000新!
2025年04月21日   •   4萬次閱讀
「驚悚!女傭在新加坡欠下4家大耳窿,還把我家拖下水!」
2025年04月24日   •   3萬次閱讀
人在海外度假還能投票嗎?新加坡不投會被罰款?一篇說清!
2025年04月21日   •   2萬次閱讀
深度剖析!新幣兌人民幣飆破5.6後,還有沒有可能更高?
2025年04月2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他祖籍海南,當過李顯龍的秘書,夫人呂子蕊
2025年04月2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超便宜的10款預製菜!每月省下一半伙食費!還有誰不知道?
2025年04月21日   •   1萬次閱讀
行動黨後港准候選人自認「天生嚴肅臉」 政壇還有誰有「天生臭臉」?
2025年04月23日   •   1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移民媽媽地鐵怒擒色狼!喊話全島姐妹:在新加坡,我們不用忍!
2025年04月22日   •   8892次閱讀
「小學生走在高速主幹道上,被新加坡巴士車長救了,太驚險!」
2025年04月23日   •   8721次閱讀
拿到新加坡PR後長期在國外,會影響續簽嗎?
2025年04月24日   •   8379次閱讀
新加坡最近好「火」啊!一天兩場火災,僅1站地鐵之隔!
2025年04月24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6840次閱讀
幼兒園招牌都見不得光! 競選期間有哪些雷區?
2025年04月25日   •   6840次閱讀
李顯龍警告:中美關稅戰已突破臨界點!新加坡如何避免淪為大國博弈犧牲品?
2025年04月21日   •   6156次閱讀
豆腐街昔日追憶
2025年04月24日   •   5985次閱讀
當AI邂逅星辰!中國教授這幅神作,讓新加坡總統直呼驚艷
2025年04月21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地方可以免費看飛機、飛彈!注意這些時段不開放
2025年04月23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5643次閱讀
陪孩子長大,卻陪不了媽媽變老|寫給在新加坡的我們
2025年04月25日   •   547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