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新加坡開電車所需要的錢,目前看來比開油車是更低,但低的相當有限。
買不起油車的人,在新加坡可能也買不起電車。電車和絕大部分新加坡人無關......
某汽車網站上,同品牌同排量的油車/混動車價格對比
最大的問題還是它!
即使拋開經濟上的問題,電車目前在新加坡全面推廣還有一大難關:充電實在太費勁了!
有網友分享說,自己在烏節路ION商場的充電樁停了一個半小時都沒充上電!
不僅如此是充電樁有時會出現各種問題,受限於新加坡狹小的土地面積,該如何安裝充電樁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理論上,在家中安裝慢充+外面安裝快充,是最理想的方案。然而,只有不到5%的家庭住在有地住宅里,大部分新加坡人沒有條件在家安裝充電樁。
至於公寓,在安裝充電樁前,必須取得多數業主的同意。這也很難在新加坡大規模鋪開。
這種在中國常見的情形在新加坡很難見到
好消息是,在80%新加坡人都住的組屋,政府已經開始大力加進鋪開充電樁的建設了。
今年9月,交通部長徐芳達透露,新加坡全島目前已有超過7100個充電樁。政府的目標是,在2030年在全島架設6萬個充電樁。
新加坡組屋停車場的充電樁,圖源:Todayonline
屆時,如果新加坡總車輛數字保持不變,且電動車逐步淘汰了燃油車的話,充電樁與電動車的比例將達到1比11。
這當然比不過中國的1比7,但對比歐美的1比17左右就顯得好很多了。
圖源:CNA
新加坡政府之前的願景是,計劃到2040年禁止燃油車,到時候在新加坡公路上跑的所有汽車,都將是清潔能源驅動。
然而,阻止新加坡人從油車轉向電車最大的問題還是價格,而不是品牌問題。在擁車證價格居高不下,且未來短期看不到下降空間的當下—— 長遠看,在新加坡買電車是大勢所趨。
但或許在短時間內,這對於新加坡人而言,並不是個必要的選擇? 還不如像現在這樣,委屈委屈自己,擠擠地鐵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