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種樹,後人能讓他人一起乘涼嗎?(海峽時報)
作者 許耀泉
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們的父母輩當中,有個普遍的想法:
哪怕只是一套小房子或是手邊的一點現金、首飾等,都要給子女留下遺產。
新加坡自獨立以來經濟蓬勃發展,人民隨著國家的繁榮富裕起來,前人所種的「樹」現在有多大了?
根據《商業時報》刊登於8月2日的一篇評論推算:至少有1200億美元。
該評論分析道,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千禧一代,和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Z世代,將在未來的20年里,開始繼承嬰兒潮一代(1946年至1964年出生)所遺留的財富。
1200億美元如何得出,是基於以下數據:
嬰兒潮一代目前占新加坡人口大約三分之一。
瑞銀集團(UBS)的2024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新加坡的百萬富翁(指現金、股票、房貸已還清的房產等凈資產總額達到100萬美元)已超過33萬人。
據倫敦投資移民諮詢公司恆理環球(Henley & Partners)5月7日發布的《2024年全球最富裕城市報告》:新加坡有336名身家達到1億美元的富豪,另外還有30名擁有至少10億美元流動可投資財富的億萬富豪。
恆理環球報告指出,新加坡有超過360名身家在1億美元或以上的富豪。(海峽時報)
若以上述富翁富豪的人數,乘以他們可投資財富的最低值,就能推算出新加坡的可繼承財富至少有3964億美元。
即使我們再假設這筆巨款只有30%屬於嬰兒潮一代,那還是將近1200億美元的總額。
120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已經足夠買下528架全新的波音787型客機,開設一家航空公司了。
積「少」成多
滙豐銀行(HSBC)202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到了2030年,新加坡的百萬富翁將達到70萬人。
這70萬人不太可能全是高凈值的新移民,因此可猜測他們大部分將來自新加坡的中上和中等階層。
這些人未必開著豪車或住在優質洋房,但多數會擁有貸款已經還清的組屋或公寓、股票、公積金存款和現金等財富。
猜猜這張圖裡面隱藏了多少富有人家?(海峽時報)
除了將遺產全數捐出的善心人士,他們的子女都將繼承他們的財產。
新加坡夫婦少子化的趨勢,還意味著這些年輕人也很可能不會有太多兄弟姐妹「攤薄」他們可分得的遺產。
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這些繼承者個別來說可能還算不上是「富豪」,但所擁有的也相當可觀。
作為一個整體,他們的財富更加不容小覷。 都說做生意的人嗅覺最敏銳,行內人怎麼看?
滙豐銀行就基於「大眾富裕(mass affluent)」階層的客戶在2019年至2023年之間的增長,計劃在2025年的第一季之前,在新加坡開設三家財富管理中心;
友邦新加坡(AIA Singapore)也於今年4月30日正式推出友邦財富管理中心(AIA Wealth Centre),為新加坡和本區域富裕和高凈值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
含著金湯匙銀筷子出世的一代會如何利用財富?
英語俗諺有云:「Youth is wasted on the young」,意思大約是年輕人總是虛度青春。
坐擁父輩留下的財產,年輕人也會隨手敗光嗎?
從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的調查結果來看,這個現象似乎可能發生。
調查發現,千禧一代和Z世代為一家之主的家庭在2023年平均花費了近14萬新元。(海峽時報)
根據歐睿國際今年1月的調查,以嬰兒潮一代為一家之主的新加坡家庭2023年的平均開銷是7萬9129新元,由千禧一代和Z世代為一家之主的家庭則平均花費了大約13萬9000新元。
但年紀稍長的人們花錢比較謹慎,是有原因的。
新躍大學學者Kelvin Tan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指出,瞬息萬變的世界局勢,尤其是日益先進的科技,以及平均預期壽命延長,都促使年長者更謹慎花費,以免耗盡退休儲蓄。
歐睿國際的發言人Jana Rude則透露,新加坡嬰兒潮一代人士只有55.5%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安心,低於全球平均(62%)。
嬰兒潮一代的父母現在已經通過各種方式轉移財富,如幫助子女支付私宅的首期,給子女送上巨款和鄉村俱樂部會籍做結婚禮物等。
他們能否善加利用父輩為他們種下的樹,讓自己乃至社會都能一起「乘涼」,最終還是得看家長傳授給他們的知識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