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慕尼黑從事科研工作的新加坡精神病遺傳學科學家蔡娜教授,憑藉對重度抑鬱症等精神健康疾病的研究,成為新加坡第一位獲得國際知名精神病遺傳學獎項的年輕科學家。
新加坡精神病遺傳學科學家蔡娜教授,成為新加坡第一位獲得國際知名精神病遺傳學獎項的年輕科學家。(受訪者提供)
今年35歲的蔡娜,將於10月在新加坡首次舉辦的世界精神病遺傳學大會(World Congress of Psychiatric Genetics)上,領取大會頒發的西奧多萊希青年科學家獎(Theodore Reich Early Career Award)。這個獎項肯定和鼓勵在精神遺傳學領域表現突出的年輕科研人員。
屢獲殊榮 主攻研究遺傳學對精神疾病影響
年紀輕輕的蔡娜曾多次獲獎。除了2024年度的西奧多萊希青年科學家獎,她在2023年還獲得德國舍林基金會(Schering Stiftung)的弗里德蒙德·紐曼獎(Friedmund Neumann Preis)。這個科學獎項表彰在生物醫學基礎研究有傑出貢獻的年輕科學家。
在這之前,蔡娜也獲得英國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頒發的雷蒙和貝弗利·薩克勒研究副研究員獎(Raymond and Beverly Sackler Research By-Fellowship),此獎旨在支持和促進科學研究。
出生於中國北京的蔡娜,七歲那年到新加坡,小學在裕華小學就讀。小六會考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秀成績,到南洋女中和華中初級學院繼續升學。2008年,她前往劍橋大學攻讀自然學,主修生物。她現為新加坡公民。
蔡娜目前在慕尼黑理工大學的醫學和健康學院擔任首席研究員,主攻研究領域是遺傳學對精神疾病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包括生理、外部環境或相互作用,特別關注重度抑鬱症的不同病因特徵。
蔡娜:獲獎是對自己與團隊努力的肯定
她通過電郵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得獎不僅是對她與團隊多年努力的肯定,也讓自己更有信心開創新的科研構想,在國際聯盟事務中能發揮更好的領導作用。
她目前是國際精神病基因組學聯合會的一個科研小組組長,專注研究重度抑鬱症症狀、不同臨床特徵和風險等病理關係。
蔡娜對精神健康疾病的熱忱,始於她想要探索這種疾病的本質。她以重度抑鬱症典型症狀的悲傷情緒為例說明,這種悲傷情緒很難量化,要用它來進行實驗就更難。
「重度抑鬱症影響著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而我們仍然不知道它背後的機制,為什麼不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症狀、復發率和藥物反應,也不知道如何預測哪種藥物對哪個患者有效。」
她發現許多重度抑鬱症患者,過去也曾被診斷患有其他精神疾病。
「抑鬱症並不等同於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短暫悲傷。我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去掉抑鬱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污名,鼓勵每個人在感到不適時求醫。」
利用大數據
探討重度抑鬱症與多動症的共通誘發機制
她的研究方向之一,是藉助數碼科技和大數據,探討重度抑鬱症、多動症以及其他精神相關病症,是否存在共通的誘發生物機制,以便能更好地預測疾病的發展軌跡。
首次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精神病遺傳學大會,將在今年10月15日至19日召開,由國際精神病遺傳學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sychiatric Genetics )主辦。
大會匯聚精神病遺傳學領域的世界頂尖專家,分享精神病遺傳學基礎、基因、研究新法和熱點、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課題。
大會也頒發數個備受國際精神病遺傳學領域認可的獎項,包括莊明終生成就獎(Ming Tsuang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西奧多萊希青年科學家獎、有關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遺傳學的理查托獎(Richard Todd Award)和最佳年度論文獎(Gershon Paper of the Year Award)。
文:蘇秉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