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不過是問個作業,

竟然被老師教育了一頓,

氣得我一晚上都沒睡著!」

最近,一位小一新生媽媽的吐槽,讓群里瞬間炸鍋了:

「這要是在國內,

老師天天把作業發群里,還各種督促家長打卡。」

「新加坡的老師也太不管事兒了吧!」

事情是這樣的——

這位媽媽的兒子剛上小一,有點調皮。新加坡小學小一作業不多,偶爾布置一次,孩子總是記不清楚內容。

沒有家長群,寫郵件太慢,她只好通過其他家長輾轉要到了班主任的手機號。晚上8點多,發了一條WhatsApp信息:「老師,今天有沒有布置什麼作業?」

老師很快回了信息,但並不是作業內容,而是這樣一段話:

「每個學生都有handbook,家長應協助孩子養成自己記作業的習慣。」

每個學校的handbook設計都差不多,最大的作用是進行家校溝通和讓孩子記錄作業。

這位媽媽說,事情到這裡,自己已經有些生氣了,你是老師,每次布置作業不該提醒孩子拿出handbook記作業嗎?我又不在當場,光在家提醒有什麼用?

更讓她生氣的是,這位老師還貼上了一條新聞連結,標題赫然寫著:「陳振聲:教師不是為家長服務的,而是家長在孩子教育路上的合作夥伴。」

至於當天的作業是啥?

老師從頭到尾都沒提半個字。

這位媽媽氣得一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也為孩子的未來擔憂:不過是問個作業,至於這樣懟我嗎?教育部長還叫家長不要越界,老師這樣沒有責任心,孩子未來可怎麼辦?

教育部長到底說了什麼?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多次公開呼籲,家長與老師的溝通要「有邊界、有節制」。

在接受媒體採訪和與公眾的對話中,他特別提醒家長:不要以「客戶心態」來面對老師。

「我們不能把老師當成『我要求什麼,你就必須立刻回應』的對象。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遠遠多於在校時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老師的角色,是在成長中給予協助與指導。」

他還強調,家長不能用「不合理期待」,過度干擾老師的工作和生活:

教師不必提供私人手機號碼給家長;

日常溝通應通過學校的電郵與電話進行;

除緊急情況外,教師在課外時間不需回復家長信息。

至於為什麼這麼規定,陳振聲舉了個例子說明:

「正常工作日,老師從早上七點半開始上班。如果不是緊急事件,下午五點後不需要再回信息,尤其是像『孩子明天該穿哪件T恤』這種無關痛癢的問題。」

在他看來,教師的兩大核心任務應當被尊重——「關愛學生」以及「幫助他們成長」。

要是老師的時間和精力都被無休止的信息轟炸消耗掉,他們反而難以履行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的職責。

「重要的事情,我們當然全力以赴;但不重要的事情,我們不妨慢些回、換種方式處理。」

在新加坡,尊重教師的時間,不只是禮貌,更是制度。

陳振聲的多次發言,引發了軒然大波:

家長努力托舉孩子,想要多問問,多幫幫孩子,情有可原。但老師因為教學以外的家校聯絡太頻繁、繃不住辭職也屢見不鮮。

自從新加坡教育部的新規定之後,不少老師拍手叫好:新加坡終於不再提倡服務型教育了!

「我曾經凌晨收到家長憤怒的信息,說孩子晚飯時哭了,說老師在學校對他很兇。其實我只是請他安靜一下,別總是打斷課堂。可能說話大聲了一點,畢竟小聲他根本不聽。」

「常常有家長發信息問:今天有作業嗎?要不要帶水彩?明天是不是有小測驗?你問的這些,孩子不是都能自己回答嗎?」

「我不怕學生提問,我怕家長追問。成績不理想,立刻要複查試卷,甚至找議員幫忙。我們是老師,不是機器人。」

「有家長三次打電話給我,要我給他的孩子換座位。第一次是嫌同桌調皮,第二次是覺得同桌成績不好會帶壞孩子,第三次是說同桌太優秀讓自己孩子有壓力。我已經不知怎麼安排了。」

「還有家長三更半夜發簡訊息來投訴,為什麼她的孩子沒被選中參加某某活動?為什麼別的孩子可以。」

「有家長要求我每天彙報孩子當天做了什麼、學到什麼、如何能學得更好。這份『報告』必須每天晚上10點鐘準時通過簡訊發給她。」

但也有不少父母覺得自己很冤:在成績的高壓鍋下,誰能忍住「不越界」?

「我們也不想晚上發信息,但白天在上班,下班才能空下來處理孩子的事。難道家長就不累?」

「發郵件好幾天才回復,不打電話WhatsApp發信息,怎麼聯繫老師?」

「孩子穿錯衣服,寫錯作業,忘記拿什麼東西,都會被老師罵,會被同學嘲笑,不問老師問誰?」

另一位爸爸則表示,他可不想聯繫老師:「我每次接到老師電話,手都抖。不是作業沒交,就是打架了。老師一打電話,我心跳都加速。」

也有家長很坦白:「我知道我控制欲太強。上次孩子說『老師批錯我的詞語搭配』,我立刻截圖發給老師要求解釋。後來才知道,是孩子自己讀錯題。我也不想,但是整個新加坡社會,周圍的家長都是這樣,你自己不可能不焦慮。」

被家長「圍攻」的不止是老師

連教育部長也中招了

在一次「與民眾見面」活動中,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分享了一段經歷:一群家長集體找到他,要求為孩子的考試成績重新評分。

他跟家長們解釋——重新評分是可以的,但必須由獨立教師小組執行,結果可能會上升,也可能下降或維持原狀,而家長必須接受最終結果。

「我講完後,他們一個個看著我,眼神就像在問:『怎麼會這樣?』」

陳振聲隨即拋出一個問題:「你們的孩子知道你們今天來見部長,為他們申訴考試成績嗎?」

他說,這類『代辦式』的家長行為,表面是替孩子出頭,實際上卻可能傳遞出這樣的信息:遇到問題,不必自己解決,只要讓爸爸媽媽出面就好。

「孩子可能只是感到有點點不公平,但一旦知道父母直接找到了教育部長甚至要求干預,他們學到的是什麼?」

陳振聲擔心,這樣的做法削弱了孩子面對挫折的韌性,也錯過了教育孩子承擔責任、自我調適的機會。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他們在壓力中學會成長,建立自信。教育不是避開挑戰,而是學會應對挑戰。」

他說,新加坡很多父母太急於為孩子掃清障礙,卻忽略了,真正的成長恰恰是從這些障礙中走出來的。

「在制度嚴密、安排周到的體系下表現出色是一種能力,但在更開放、變化莫測的現實世界中也能生存得好,那才是真正的教育成果。」

父母沖在前線,事事替孩子出頭,孩子卻學不會自己打仗。這種「過度保護」,說是愛,其實有時候是成長的阻礙。

那麼多情緒,源頭到底是什麼?

在這些看似衝突的對立面背後,其實家長和老師都很累:老師在越來越高的社會期待下努力維持秩序,家長在競爭激烈的體制中努力不讓孩子掉隊。

尤其是在新加坡這種盛產「怕輸」的高度教育焦慮社會裡:

N2要不要上Phonics班?

小一能寫多少個單詞,能不能認600個華文字?

小四要不要開始準備PSLE?

報託管會不會把孩子帶壞?

小二才開始補習會不會太晚?

家長怕輸在起跑線,怕輸了PSLE進不了好中學、孩子再也跟不上同齡人的高度,老師怕被家長投訴,怕一天到晚管完學生還要管家長,大家都在「怕」,誰來真正安心教書育人?

那我們能怎麼做?

左不是右不是,到底怎麼才能控制住自己不越界,又能夠培養一個自立自強的孩子?辣媽整理了幾個建議:

建立「互信」的關係

把老師真正當育兒隊友。相信老師的專業,溝通的時候也請讓老師相信你不是在找茬。小事不急於糾正,給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

先問孩子,後問老師

很多信息其實孩子是知道的。如果他不記得,可以藉此教他記筆記、查student handbook,而不是直接代勞。很多同學都住學校附近,也可以讓孩子問一下住得近的同學。

看到老師也是「普通人」

老師也有父母、配偶、孩子、生活,不是天生抗壓的「聖人」。適當放鬆,積極配合。畢竟,教育不是一個人的戰鬥。它是家庭與學校、焦慮與信任之間,一次次練習出來的默契。

教育的本質,是信任。 不是事無巨細的「盯」,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管」。 而是我們家長和老師,一起成為孩子身後那雙願意扶,但不搶走方向盤的手。

姐妹們

你曾在非工作時間聯繫過老師嗎?

你覺得什麼樣的家校溝通是合理的,什麼又算是越界?

如果你是老師,你希望家長怎麼做?

快來瞧!2025新加坡PR申請有變化,4類人占優勢,普通人機會仍在!
2025年06月18日   •   14萬次閱讀
新加坡的月薪等級曝光:原來我一直以為的「中產」,只是錯覺
2025年06月20日   •   9萬次閱讀
開啟RTS地鐵時代!5分鐘新加坡跨境到新山,解鎖大馬全地圖啦~
2025年06月21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些老人下個月最多可領1200新元
2025年06月18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竟有免費的中醫診所!針灸、推拿、拿藥都很便宜!
2025年06月2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剩下的六月,又是蒸蒸日上的日子
2025年06月19日   •   2萬次閱讀
緊急召回!新加坡這類人群,不要買這款中國杯麵~
2025年06月20日   •   2萬次閱讀
9月起!新加坡出女傭新規:家有小孩的注意
2025年06月1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榴槤全島大降價!下個月進入高峰期,價格可能會下跌高達30%!
2025年06月19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成了外國人?」中餐館的「華文霸權」爆發爭議
2025年06月22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媽媽揭秘:韋東奕式的天才,不需要被治療
2025年06月1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不同身份的區別,你知道嗎?
2025年06月17日   •   1萬次閱讀
中產正在瘋狂逃離新加坡
2025年06月18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都去哪買菜?本地巴剎+新山掃貨全攻略,省錢又能吃得好!
2025年06月18日   •   1萬次閱讀
「退租時房東拿出一張天價帳單:要我賠4700新幣!」
2025年06月17日   •   1萬次閱讀
內行人告訴你,在新加坡買什麼最有性價比?
2025年06月17日   •   9234次閱讀
「我回國退掉了新加坡PR,公積金的錢怎麼取出來?」
2025年06月20日   •   9234次閱讀
海底撈海外狂飆:收入猛漲卻利潤 「腰斬」?高營收背後的利潤困局
2025年06月19日   •   8379次閱讀
攻略來啦 新加坡60歲生日,盛大免費煙花秀,最佳觀賞攻略
2025年06月17日   •   8379次閱讀
你手中的硬幣,腳下的地鐵,背後是新加坡的「心安之術」
2025年06月17日   •   7353次閱讀
新加坡建國 60 周年:國慶慶典盛大來襲,解鎖參與攻略!
2025年06月19日   •   7011次閱讀
不管什麼人,來新加坡後一定要買的保險
2025年06月21日   •   6840次閱讀
為什麼神像會「長滿手」?為什麼印度教里有多如繁星的神?
2025年06月19日   •   6669次閱讀
如何花不到2新幣,從新加坡去新山
2025年06月21日   •   598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