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基本上念的全是男女混校,很少有单性别学校。
来了新加坡才发现,这里竟然有这么多的男校和女校。到底是男女混校好还是单一性别的学校更好,各种言论不一。

新加坡的单性别学校到底怎么样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在新加坡民间公认的中学排名当中,前20名中居然有10所纯女校,7所纯男校,而仅仅有3所混校。

(篇幅有限,仅列出前10)
可以说,在前20名学校中,单性别学校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不仅是中学阶段单性别名校占比大,小学单性别名校占比同样优秀。
另外,单性别学校在学校课程引导和课程设置、学习氛围、学生沟通等方面都有着混校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也正是这些天然的优势,让单性别学校的成绩更突出。
新加坡女子中小学
今天,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新加坡有哪些优秀的女子中小学。
莱佛士女子小学 Raffles Girls' Primary School
创立于1844年,在TanSiokCheng任职校长期间,莱佛士女子小学成为新加坡最著名的小学之一。也是1984年天才教育计划的两所试点小学之一。

从最初的业余教育培养,后来发展成为职业教育机构。莱佛士女子小学是在莱佛士教育集团旗下的学校。1847年,莱佛士女子小学脱离集团,并在1881年,莱佛士女子小学开始独立授课与招收学生。
学校特色
CCA(社团)活动丰富,包含有:
体育和游戏:羽毛球、篮球、艺术体操、垒球、桌球
制服团体:幼女童军、女子大队
表演艺术:弦乐合奏、唱诗班、跳舞、管乐团、戏剧
俱乐部:囯际象棋俱乐部、图书馆俱乐部、艺术俱乐部、环境生命科学俱乐部、新媒体俱乐部
圣尼各拉女校 Chij St. Nicholas Girls' School
圣尼各拉女校创立于1933年,是一所天主教会的女子小学与中学,是新加坡11所圣婴耶稣修道院学校之一,也是指定的特别援助计划学校之一。

从2013年起,圣尼各拉女校与 Catholic High School(公教中学), Singapore Chinese Girls’ School(新加坡女子学校)Eunoia Junior College(诺雅初级学院)一起,提供直通车(Integrated Programme)课程,参加该课程的学生可以免考O-Level。
学校特色
课外活动全面且丰富,包含:
制服团体:女童子军。
体育类:竞技体操、艺术体操、羽毛球、曲棍球、英式女篮、桌球、田径、模块化体育活动。
表演类:华族舞、合唱队、古筝、英文辩论宣传协会(ELDDS)。
俱乐部和协会:华族语言文化俱乐部、天主教俱乐部、图书馆、小记者、数学&科学俱乐部、媒体俱乐部、视觉艺术。
莱佛士女子中学 Raffles Girls’ School
莱佛士女子学校(RGS)成立于 1879 年,如今已成为卓越教育的灯塔,吸引了新加坡和世界各地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

在 RGS,每个女孩都可以建立无限的可能性来实现她的抱负。再加上在学术和课外领域的出色成就记录。
RGS 女孩们有能力发现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改变他们的社区,并以此来体现学校的座右铭 Filiae Melioris Aevi ——更好时代的女儿。
学校特色
培养孩子对终身学习的热情:
真实:利用本地和全球背景的真实世界知识。
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习者之间的积极参与、探索、发现和协作。
以过程为中心:强调各个领域的思维方式和学科技能的发展。
综合性:建立在跨学科思想的相互联系之上。
RGS的CCA 计划:体现社区精神的模范女儿,共有 36 个 CCA。
南洋女子中学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创立于1917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自主中学,横跨一个世界的教育历史,也让南洋女中成为新加坡最优秀的中学之一。学校还是开设SAP的特选学校。

南洋女中,由孙中山先生倡导而创立于1917年。此举意在两点,其一解放女性,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女性;其二,发挥女性力量,为民族事业效力。
如今100年过去了,南洋女中一直秉承先贤创校的精神,以培养有文化、有素质的女子为目标,将她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
学校特色
“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的素质教育:
勤(Diligence):勤奋进取,尽心尽责,意志坚定,精益求精。
慎(Prudence):慎言、慎行、慎思、慎独
端(Respectability):举止端庄,品行端正
朴(Simplicity):真诚自然,朴实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