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中学地理课本里面,就写着新加坡是一座花园城市。不过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笔者从新加坡的机场走出来的时候,看到一棵高大的树木(请原谅我不知道它叫什么树),以及樟宜机场航站楼里面的绿化情况,就清楚地知道了地理教材上所言非虚,“花园城市”果然名不虚传。
从机场到 NUS 坐了一路地铁,但是从Clementi下车之后到West Coast Plaza的一路却是公交车,明显可以感受到新加坡的绿化工作比其他城市好不少。除了某些时候由于邻国烧芭导致空气质量低下之外,整个新加坡的空气质量和环境还是十分赞的。

(图)办公室外随手拍一张新加坡的天空

(图)滨海湾花园

(图)新加坡的公路
作为一个NUS的学生,除了日常的繁重学习之外,自然还有着丰富的课余活动。据说,NUS的本科生想住在学校的宿舍的话,除了要保证成绩之外,还要保证一定的社会工作时间。这个社会工作包括社工,学校的活动等等。
要想做好一些公益活动或者社会实践,只靠平时挤时间是完全不够的。从 NUS每年的日程安排来看,教学的时长大约是8个月。这就意味着NUS的假期长度明显高于国内。
一个假期是在12月-1月,大约5周的时间,主要是圣诞节和元旦;另一个假期是从5月开始,直到7月底结束。

而每年8月开学的时候,绝大多数本科生都要进行一个大型的表演活动,所以,每次到了放暑假(5月)的时候,学校里面都会看到不少的本科生占据了食堂、办公楼、图书馆的一些空旷地带,然后开始了为期两三个月的表演材料的准备。
经常看到的就是一堆本科生围成一圈,席地而坐,然后开始一边聊天一边做手上的工作。最终,学生们会根据做好的花车和编排好的节目在每年8月份的时候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

(图)NUS 本科生们的花车表演
对于博士生而言,虽然课余生活没有本科生那么丰富,但是也是要学会“苦中作乐”的,否则天天看书写论文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在NUS内部,不仅有着健身房和游泳池,在MPSH 和YIH附近还有着桌球桌和羽毛球场地。
提到NUS的游泳池,一个是在UTown的一个屋顶上,是露天游泳池,与 Marina Bay Sands 相比就是高度低了点,其他都没有什么问题。另外一个大的游泳池是在MPSH附近,为一个50米长的游泳池,并且有八条赛道。
通常来说,白天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人去游泳,晚上的时候人会多一点。不过博士生的时间相对自由一些,因此自己在平时也会挑选一些free time去游泳。因为新加坡身处热带,降雨非常多,一旦遇到雷电天气,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游泳池的管理员就会让大家上岸,等雷电天气过了之后才会让大家重新下水游泳。
除了平时会抽空去游泳池之外,当年住在PGP的时候,每次到了周六或者周日,都会与卫同学从PGP坐早晨的第一班A2出发去游泳池,一起在游泳池里面谈笑风生。

(图)MPSH 的游泳池

(图)UTown 的游泳池

(图)Marina Bay Sands 的屋顶游泳池
除了健身之外,和大家日常生活相关的那就是衣食住行。NUS的食堂其实还真不少,除了距离NUS数学系最近的Science Canteen之外,还有工程学院、Central Library、YIH、商学院的食堂,其实最经常去的还是Prince George Park 的食堂。
记得当时每次从Science去PGP的时候,笔者都会和杰爷在S17的楼下朝YIH 的方向一眼望去。如果能够看到A2快来了,那就选择去PGP,否则就会就近选择 Science Canteen。
其实,NUS的食堂价格相对外面还算便宜,一顿饭大约5新币左右,也就是不到30人民币。不过就算食堂再好吃,有的时候我们也会选择出去吃顿更好的。
刚到新加坡的时候,2010级的 PHD们一般都是去West Coast Plaza吃一点火锅或者川江号子火锅。每次想吃火锅的时候,只需要在S17坐C车过去即可。
虽然在Clementi Woods上面有一家Sakura的自助餐厅,但是吃了一两次之后个人感觉实在是挺一般的,因此后面就不再主动去那一家。后来我们发现 Clementi 附近有家“黄土地”卖羊肉泡馍和肉夹馍,还有“福苑家传菜”,有的时候也会选择在 AYE 上面坐公交车过去。
到了后来,NUS 附近的 Kent Ridge 地铁站开通了之后,去 Buona Vista 或者 Holland Village 变的十分方便。于是,每到周末的时候,就会和卫同学坐地铁去这两个地方吃拉面或者其他食物。
有的时候,如果大家的时间能够凑齐的话,会选择去更远的地方,例如Vivo City或者克拉码头附近。不过后来快毕业的时候想再去吃一顿这些地方,发现有的店铺已经关门了,而笔者都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停止营业的。真是“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图)NUS 的 UTown 食堂
在新加坡除了各种各样的中国食物之外,其实相对多一点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自助餐了。刚到新加坡没多久的时候,就有同学发现了Novena地铁站的维也纳海鲜自助(Vienna International Seafood & Teppanyaki Restaurant)。
除了跟众多PHD们去过这一家,还跟RDD同学去过几次。里面的食物除了日常的海鲜三文鱼之类的,还有牛排等食物。
除此之外,强烈推荐的食物就是黑胡椒螃蟹,这个可以去珍宝海鲜楼(Jumbo Seafood)和无招牌海鲜(No Signboard Seafood),其中后者在 VivoCity 就有一家分店。除了海鲜之外,还和RDD同学一起去过Clementi的Seoul Garden,这是一家韩式烤肉店,整体感觉也是不错的。
记得当时吃饭的点貌似是工作日的下午一点左右,然后看到Clementi小学的学生们已经放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