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普通工艺班
成绩靠后的15-20%学生进入普通工艺班(Normal Technical),中四结束后参加N水准考试,极少数人可以通过N水准,然后再读一年参加O水准考试。
5、重考/技术院校
还有一少部分学生PSLE成绩太差,可以留级重考也可以直接进入技术学院。

在新的计分系统下,现有的分流制度被保留,只不过不再按照成绩的百分比计算:
考获总积分4分至20分,就会分配到快捷班;
21分至22分,就可能分配至快捷或普通学术;
23至24分的学生就分配至普通学术或普通技术;
26至30分,英语和数学考获积分等级7或更好的学生,就会分配至普通技术。

11月6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公告,根据不同学校的类型,给出了不同的PSLE成绩截分范围。
政府及政府辅助学校(Government & Government-aided schools)是新加坡教育体系的支柱,以标准化收费提供优质教育。他们提供一系列选修课、应用科目和学生发展课程。
自治学校(Autonomous schools)是上述政府或政府资助学校的分支。例如圣尼各拉女校、公教中学、德明政府中学、四德女中、维多利亚学校等自治学校提供更广泛的课程,旨在提供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他们的才能。
自主学校(Independent schools)则有权自主发展课程,以配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比如莱佛士书院、华侨中学、南洋女子中学校等。
三种类型的学校PSLE成绩截分范围如下图所示:

教育部还会在明年上半年,再公布个别中学的截分范围。
与此同时,新的等级计分系统,难免会出现比较多等级积分相同的学生。如果出现同分的情况,校方将根据三个条件,来分配学额。这三个优先考虑的条件依次是:国籍、所选择的学校次序、最后才由电脑抽签,做出决定。
先说国籍,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国际学生。
然后是学校次序。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学生的身份一样,都是新加坡公民或者都是PR,同时也取得了相同的积分,而且还争夺同一个学校的最后一个名额的话,那谁把这所中学的顺序排到最前面,那这个学生就将会被优先录取。

最后才是电脑抽签。
不得不说,不管啥时候,公民身份都是通关法宝。也难怪那么多宝妈为了孩子教育入籍新加坡了。

还有另外一个选校时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高级华文。
如果你帮孩子选的学校是特选学校,那么高华等级(分及格、优异、特优三个等级)将成为超越身份的优先因素。
学校首先看学生的PSLE总成绩。但若多个学生有相同总成绩时,特选学校就会看学生是否有修读高级华文,而且高级华文成绩等级越高越好。换言之,只要有修读高级华文并考获及格,该名学生的优先权会比没有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来得高。

总结一下,几个影响择校的考量因素:总成绩>高华成绩(适用于特选学校)>身份>选校顺序>电脑抽签(看运气)。
宝妈们可得记牢了!
所以呢,根据上面的考量因素优先级原则,给孩子选校基本上可以按照这个步骤进行:
首先,将孩子的长处和兴趣与学校进行匹配。在这一步,你需要列出孩子的特长、优势;同时调研理想院校的课程、是否是特选学校、CCA等内容,然后用一个网站SchoolFinder进行初选;

然后,可以根据孩子的预估考试成绩评估出三个理想院校;接下来,从SchoolFinder里面挑选出3个系统推荐的院校;
之后,参加所列学校的开放日活动(线上或线下),对院校进行更多了解;
最后,等PSLE成绩公布后,确认选校清单,结合学校公布的截分点进行保底。

说到这,关于新加坡PSLE改革的问题基本也都交待清楚了。
其实呢,受影响最大的,是今年读小五的学生。但无论何时,无论计分系统如何变化,在这个崇尚精英教育的国度里,在这个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里,PSLE成绩或许不是全部,但不可否认的是:成绩越好,选择越多。

宝妈们其实不难理解教育部的良苦用心,只是没有任何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
所以啊,还是要督促孩子努力学习。也祝愿各位即将受到PSLE成绩的宝妈们都能如愿以偿,让孩子入读理想的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