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新加坡(一)

2020年02月06日   •   7011次阅读

第四天

福康宁公园(Fort Canning Park)是一座超过60米高的小山,俗称“皇家山”或“升旗山”。而这个山丘曾经是当年莱佛士的住所。1819年,史丹福德·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便看上这座可以俯瞰新加坡河口的小山,并在山顶建总督府。

这座公园曾经是保护新加坡港口的要塞。在英国对新加坡进行殖民统治的1859至1861年期间,山上修建了一座要塞。1867年,要塞上还设印度和欧洲兵士的营房、医院和弹药库,驻扎着19世纪防御新加坡的主要炮兵连。

这是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地方,今天在这里再次感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人性化,几十米高的山坡有扶手电梯也有残疾人电梯,山顶上供游人休息的地方放着不少书籍,很多地方都有巨大的风扇降温(其实都在树荫下,气温也不高)。

这是新加坡博物馆,博物馆的展览室中,展示著众多在这里被发掘出来的历史文物,同时还有不少二战期间军用历史遗物。不懂英文的我只能拍张照片走过场。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福康宁公园中的香料园(Spice Garden)。这个园中园是仿造莱佛士于1822年修建于新加坡的第一个实验性的植物园。实验性植物园原来的园地面积为19公顷,现在的香料园是它的缩影。这里的空地也是新加坡最著名的室外表演场地,很多明星都在这里做过表演。

一群小学生正在进行户外活动。

第五天

克拉码头位于新加坡河畔,曾经是用来卸货的一个小码头,经过开发后已经今非昔比,成为新加坡市区最新的一个娱乐场所。克拉码头是集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娱乐天堂。

克拉码头的名字来源于第二任总督 Andrew Clarke,这里拥有全城最受欢迎的几家夜生活场所,更是用餐和聚会的首选目的地。

2008年,在码头湖畔建造了高达165米的摩天轮,使得这片区域更加美不胜收。正是码头充满节庆欢快的气氛,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这是克拉克码头旁边的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大厦,前身是建于1934年的旧禧街警察局,内设禧街警察局和营房。因其亮丽的颜色,也被称为“彩虹大楼”。它是早期最大的殖民政府建筑物,具有浓厚古典英国风味。1998年列为保护文物,并重新修复,2000年成为新加坡政府新闻与艺术部大厦。

里面还有很多画廊,超级有艺术氛围。

每当夜幕将至之时,克拉克码头及周围商铺、酒吧和餐厅的灯光相继亮起,一股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愉悦气息便在整个码头蔓延开来。

第六天

新加坡小印度。这是一个很有民族特色和异域风情的地方,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聚集地,房屋建筑也具有印度风格,色彩艳丽。

这里有许多香料磨坊,售卖各式各样的包装咖喱香料、鲜花,琳琅满目的银制避邪装饰、新娘饰物、手环和脚链等等,亮丽闪耀,令人眼花缭乱。

空气中弥漫着香料味道以及浓浓的茉莉花香。听说这里每逢周六日傍晚都格外热闹,因为新加坡的印度籍劳工都喜欢到这儿吃饭、购物,或与朋友聚会。

这是印度教教徒神庙,要脱鞋才可以进庙拜祭。

(未完待续)

上一页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