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联合早报
然而,本地这生育率
连自然迭代都达不到
这人从哪来?指向了新移民!
那,政府怎么说?
杨部长表示尽管新加坡
整体生育率下降
政府接纳新移民的政策
预料不会有重大改变
然而,注意了这边话锋一转
表示但新移民政策的
关注点不应只是在人数上
而是他们的素质

这段话也被网友称为
“口嫌体正直”
说是预料不会有大变化
但是靠着移民
新加坡才几乎达到自然替代TFR
(整体生育率)
除非生育率
增长到2.1的自然替代率
否则,这移民政策看来
是毫无继续收紧的余地了
放宽,那就不言而喻?

3
“大选年规则”,了解下?
移民政策还跟大选有关系?
也有网友进行了分析
今年, 新加坡很可能举行大选

(之前大选时的照片)
有网友表示
在大选年很可能收紧
移民政策来维稳公民情绪
so今年其实不乐观
但是,也有网友表示
大选年需要新公民来增加支持
一般大选年会有更多
永久居民成为新公民
那么,永久居民总量要持平
就需要批准更多绿卡来填补

不过,这都是网友的猜测
这flg立了会不会倒下
你们也里说说吧!
新加坡缺人,你来不来?
入籍 VS 不入籍!
咱们先来看看最近
小伙伴们永久居民的
申请情况~
最新!申请绿卡获批情况
申请成功
近期,申请成功小伙伴
从去年底到现在
典型案例如下
时间:来新加坡9年多
学历:中学到poly毕业
现状:做工加兼职读大学
学历:Poly毕业,拿SPass
现状:兼职NTU本科在读
薪水:2300新币
婚姻状况:夫妻
时间:女方(主申请)来新5年
男方来新1年8个月,都是EP
月薪:5k+

申请失败
婚姻状况:夫妻共同申请
时间:男方(主)来新9个月
女方8个月,都拿EP
月薪:5K+,4K+
学历:国内普通二本,NTU硕士
现状:工作2年+
月薪:3K+
时间:来新加坡5年
学历:NUS MSc
家庭收入:9K, 带儿子和老公申请
再接再厉
不难看出学生群体确实
很多人都获批了
近年,EP/SP提高月薪
准证政策有收紧趋势
这也不难看出之前杨部长
所说的新加坡所需要的
“高素质人才”们都是谁了~
新加坡“缺人”
那么,你来不来
如何申请新加坡身份?
永久居民
申请人群:
1、新加坡公民/PR的配偶以及未满21周岁的孩子
2、新加坡公民的父母
3、EP和SP准证持有者
4、外籍在读学生,在新加坡超过两年且通过一项以上国家考试/进入IP计划的留学生
5、投资者(如Entrepass持有者,投资移民计划参与者等)
*这两类人群,去年被新增在官网信息上。
公民
一般来说,有永久居民
华人PR申请公民并不难
毕竟,这印度族和马来族
其实生育率还ok的~(你懂的)
申请人群:
1、成为永久居民两年以上,21岁以上(如果是合法婚姻,可以为配偶和没结婚的21岁以下儿女申请)
2、成为永久居民两年以上,和新加坡公民结婚超过两年
3、新加坡公民未婚的21岁以下子女,或者被公民领养的子女(*符合条件)
4、在读永久居民,在新加坡居住3年以上,参加过国考 (PSLE, GCE ‘N’/‘O’/‘A’ levels, 或者IP课程)
5、新加坡公民的父母
*准证申请信息实时浮动,请大家以实际为准,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很多人申请绿卡
但是入籍新加坡与否
更多人会更加的慎重......
到底,要不要入籍新加坡?
得与失你怎么看待
又是何从选择的呢?
入籍
首先,入籍新加坡
比身为永久居民
真的“省不少钱”~
买房:公民省下约17万左右

图源:新加坡建屋局,公民才有购买权的BTO期房价格参考
学费:公民省下约5万新币

政府补贴:公民获得最高约12万新币

总计:约34万新币
(约170万人民币)
申请政府幼儿园
还有小学入学时
公民子女会比永久居民
还有外国人有优势
公民还有投票权(眼看着大选了)

然后就是一些老几样
什么空气环境安全治安
国际化教育,低税
金融中心,全球通行护照等

不入籍
有网友说不能只拿眼前
能看到的那点金钱利益优势
来衡量国籍的重要性
钱是赚不完的
国籍放弃就是拿不回的了
中国绿卡可是被称为
“全世界最难拿的绿卡”

不过,最近中国“准绿卡”
被很多有意入籍的
网友们种草了
虽然以后的可操作性还不清楚
最近确实有很多人
申请到了这个长期签证

中国资源和福利也让人不舍
在中国文化共通
朋友圈人脉圈广泛
还有日益崛起的中国经济下
更高的工资和发展前景
很多小伙伴也觉得国内养老更给力

很多网友也表示
永久居民给父母申请LTVP
批准很不容易
就算入籍新加坡了之后
也很难给父母申请到
也见了议员一直上诉
还是频频被拒
团聚政策太不友好

2019年移民政策你看好吗?
大家移步留言区说说吧
最后,祝福想要留下的文友
拿得到新加坡身份
想要离开的文友
祝福你找到另一片天空
共赴远大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