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的话 /
能够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小学,融入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将来上好的中学、大学打基础,是每个父母心之所愿。
然而,作为从中国来新加坡的群体,拿着工作准证、PR身份,我们的孩子很难在小一的时候就进入满意的学校。甚至有些孩子入籍新加坡了,依旧因为准备不足或者抽签问题没能进入首选学校。
那么,在小一之后再想要转入好小学,只有GEP这一条登天路可以走了吗?
其实,并不是,还有一条捷径,帮孩子得申请转学。
辣妈特意采访了,去年顺利把孩子从邻里小学转学到乐赛小学的妈妈孙于轩老师,请她分享一下经验。

转学成功后,孩子与爸爸在学校门口合照
以下,辣妈提问(Q),孙老师回复(A)。 ※以下采访中,提到了成绩的作用,但成绩也非转校成功的决定因素。还要看具体想转入的学校,对成绩以及各种特长的具体需求,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家长可以多打听。 Q:为什么想给孩子转学? A:一个是因为被蛇宝群的家长们感动,看他们为孩子们做很多。做义工、买房子、租房子,报名期间父母亲自去两个不同学校蹲点,了解报名和抽签比例。我之前给孩子报名小学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做。也不敢赌,怕输。我女儿小一就读了一间家附近的邻里小学。

入学的第一间小学
后来越来越想要多为孩子做点什么,毕竟孩子去了名校,考上好中学的机会也比较大。再加上孩子确实成绩也不错,品德也很好,觉得转名校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就行动起来。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姐姐
另外,也是为了明年弟弟上学可以跟着姐姐走(新加坡有兄弟姐妹优先入读同一间小学的传统),容易些。不用经历抽签那些紧张刺激的大场面。 Q:从什么时候开始谋划转校,到转校成功,花了多少时间? A:五六年前,孩子表姐转校成功开始,就知道学习好品德好,拥有leadership,会有比较大机会转学。 从姐姐上学的第一天,就有计划小二年底转学成功,带弟弟。如果小三年底给我们,弟弟已经有了小学。也许未必会去。

弟弟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Q:转校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因素起了关键推动的作用? A:这个因素还蛮多的,有运气,也有努力。 1.女儿学习足够优秀,这是她自身自律的结果,也是我们科学鸡娃,适当推动的做得还算成功。另外,她是班长、组长也是生活大使,品德也好懂得尊重老师和同学,这也是我们之前提到的leader ship。


姐姐小一、小二时拿奖学金的颁奖礼
2.我们做父母的,也很用心。填写资料认真仔细,如何把想要表达的精简化?如何从上千份申请中脱颖而出,也是要用一些小心机。父母去学校或者打电话,要有礼貌,尊敬学校教职员工,维护自己的形象。 3.距离,也挺重要的。不要写假话或者假地址,可以写看好附近的房子,想要搬到附近。 4.理由。最好的理由就是“喜欢贵校”,这是几个前辈给我的经验之谈。 Q:有些妈妈也想给孩子转学,你有哪些提点和建议? A:有这个想法很好,都是希望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也会因为自身优秀而有更多的选择。我的建议是: 1.早一点打听和咨询心仪的学校相关资料,比如:比较注重哪些方面的特长和品质,往年的成功几率如何,学校氛围和风气如何,以后对升中学有哪些优势,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等等。



名校与名校,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名校还有直升本校初院的优惠分数线
2.转校是可以同时申请几间的,确认心仪的几间学校之后,勇敢填资料。最喜欢的学校可以选3-4所,就算最后不给名额,也没有遗憾。其实我上班是在南小附近,可以写附近上班,准备买附近房子。但是没敢填,现在还是有点后悔的。 不过也不要填太多,太多的话,父母没有那么多精力,反而不能做到最好,一个学校应该会跑两三趟,才能完全交完资料。 3.最好找离家不要太远的,上学不方便。如果转成功可以搬家,那就不要紧。

4.关注成绩单,一下来就复印送去学校。我们是成绩下来第三天才送去的,有点迟。
5.小二转校比较好。因为大多数小二年底会分班、扩班,都会打乱重新分班。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新同学,孩子们还没有固定好朋友,比较容易找朋友一起玩。小三年底转学,除去GEP学生,大多数都是会分到差班。当然很多孩子会半年一年后,再进好班,但多少有风险。 Q:转学的整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A:我们帮助女儿转学,从填资料到收到通知,大概三个月左右。但我们是开始有点迟了,一般情况下会5个月左右。 提交申请: 按照常规来说,小二下学期的转学申请,是6月下载申请表格,填好后,8月提交网上表格。 MOE的转校申请网站: https://beta.moe.gov.sg/primary/transfers/apply/ 也可以在要转去的学校网站下载,这是乐赛小学的: https://rosyth-moe-edu-sg-admin.cwp.sg/for-parents/admission-matters#four 我们一共申请了两所学校,提交表格有些迟了,是在9月的时候,爸爸亲自去两个学校交手写的表格。 回来后说,已经很多人在申请了,估计没什么希望。我们就很后悔,应该早一些填写转学表格。 补交资料: 大概10月底,我去学校补交材料,是女儿小提琴、芭蕾、画画的考级证书。小二第4学期拿到成绩报告,第3天,爸爸拿复印件,又去两个学校补交资料。


多才多艺的姐姐
等待通知: 等通知的过程,期待又心焦。11月中,陆续有转校结果出来,中间有好几次沉不住气打电话到学校问,我们还有没有可能。 我们一共申请了两所学校,先是收到了另外一所学校的通知,最后都快放弃了,才在11月底收到乐赛小学的通知。 得到好消息那天,我们一家人都开心极了。第二天,帮女儿办理了转学,再过一周买书,买校服。 Q:转学后如何适应新学校? A:可以多带孩子去几次学校,和家人一起熟悉新学校,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还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新学校的传统、优势和校风,以及吸引孩子的地方和故事。
如果有可能,身边有孩子在新学校上学,或者朋友在那边教书,可以带她认识一下。

因为转校而认识的新朋友在一起玩耍
我很幸运。在一个新移民的小三家长微信群,我找到了女儿的三个同班同学的家长,其中一个孩子还是我女儿现在的同桌。在开学前, 我们约著出来一起去玩,让孩子认识新朋友,之后去新学校会没有那么紧张和陌生。

和新班级和新老师、新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朋友还特意交代双胞胎女儿们,带我女儿去食堂和厕所。
当然,也有让女儿失落的地方,那就是虽然还是Leader,是小组长和英文科学的课代表,但没有当成班长。她内心还是很想当班长的。 不过,在新学校,她还是适应蛮快,也很快喜欢上新学校,也交到新朋友,还是很开心。
给孩子一分内驱力
让他主动爱上学习
采访孙老师的过程,其实对于小编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孙老师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引导和教育孩子有许多心得。 她说的很多东西,已经超越了“转校、为孩子找个好学校”这个“小话题”,而是如何帮助孩子,实践一个高效学习又快乐的一生。 小编就干脆除了采访如何转校,也顺便采访了下“如何培养一个可以转到名校的爱学习的娃”。

乐赛小学有一栋楼的名字正好是弟弟的英文名,一家人开开心心“拍照纪念到此一游”
在孙老师看来,根据孩子天性去“科学鸡娃”、“快乐鸡娃”,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天天努力靠爸妈去鸡娃,不如给孩子一分内驱力。孩子一旦有了内在驱动力,学习的爆发力是很强的,也会自觉努力,也会有自己的目标。

孙老师在华文绘本阅读分享会上
如何给孩子内驱力呢?
孙老师有两个秘诀:因材施教,以及制造阅读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
关于因材施教,她说,
“ 孩子喜欢和感兴趣,才会愿意自动自发的去学习。 所以培养学习兴趣是首先要做的,而不是逼迫孩子学习。孩子自动自发的愿意去做,效率就会高很多,后期父母也会省心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