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学热度持续攀升的今天,新加坡因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国际化环境,成了中国家庭眼中的“黄金跳板”。

但想挤进新加坡第一梯队的国际学校,光靠成绩可不够——这些学校不仅挑学生,还挑家长、挑特长、甚至挑国籍!
本文将用真实数据和独家视角,带你摸透新加坡顶级国际学校的“隐形录取规则”。
01 东南亚世界联合书院(UWCSEA)
“学霸”只是敲门砖,公益达人更吃香
作为全球最难进国际学校之一,UWCSEA的录取率仅5%(和哈佛耶鲁相当)。
学校2024年IB均分36.1分,29.4%的学生拿到40分以上,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但成绩只是基础,学校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外活动是硬指标:体育、艺术、社区服务缺一不可。
曾有学生因组织环保社团、参与非洲支教项目被优先录取。
英语能力卡得严:G6以上申请者需通过线上语言测试,低年级则通过游戏互动评估英语水平。
家庭背景也加分:父母有国际视野或公益经历的学生更受青睐。
02 东陵信托(TTS)
纯英文环境下的“学霸天堂”
这所百年英校以IB均分38.8(全球平均30.3)的逆天成绩,常年霸榜新加坡第一。

但想进TTS,学生和家长都得“过关斩将”:
英语接近母语水平:学校不提供语言班,6年级以上申请者需通过英语笔试+面试,题目难度堪比英国本土私校。
家长也得会英语:学校明确要求父母至少一方能用英语流利沟通,甚至可能面试家长。
国籍多元化陷阱:虽然学生来自60多个国家,但英国护照持有者占30%,中国学生比例仅2%。
03 新加坡美国学校(SAS)
绿卡优先,爬藤直通车
作为“藤校offer收割机”,SAS的AP平均分高达4.1分(满分5分),80%学生达到顶尖大学录取标准。

但想进这所学校,拼的不仅是成绩:
国籍鄙视链明显:优先录取美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其次是美企员工子女,最后才考虑其他国际生。
课外活动要“美式”:棒球队、模拟联合国、机器人竞赛等经历更能打动招生官。
师资碾压多数学校:70%教师来自美国,68%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甚至有人曾是常春藤教授。
04 德威国际学校
艺术特长生的秘密武器
这所英式名校IB均分37.6分,36.1%的学生超40分,还诞生了17名双语学霸。
它的录取规则充满“英伦特色”:
视频面试定生死:所有申请者需提交2-3分钟英文视频,展示个人特色。
曾有学生因创意剪辑火山研究视频成功逆袭。

艺术特长是王牌:戏剧、音乐、绘画等领域有省级以上奖项的学生,录取概率直接翻倍。
拒绝“考试机器”:学校采用申请池系统,全年仅开放2次集中录取,防止临时抱佛脚。
05 澳洲国际学校(AIS)
体育健将的绿色通道
作为新加坡唯一提供澳洲课程的学校,AIS的IB均分34.85分,但它在体育领域堪称“王者”——拥有100+支竞赛队,学生参加过500多场国际赛。
录取时:

体育特长=VIP门票:游泳、足球、网球等项目的地区冠军可直接免试部分科目。
早教村优势:耗资10亿建造的亚洲最大早教中心,优先录取2-6岁有艺术天赋的幼儿。
澳洲背景加分:计划未来赴澳留学的学生,可享受课程无缝衔接。
06 斯坦福美国国际(SAIS)
国际学校“老司机”的聚集地
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75个国家,IB均分33.4分,36%获双语文凭。它的录取偏好很特别:

国际学校背景优先:在包玉刚、深国交等知名国际学校就读过的学生,录取率提高40%。
家长要“国际化”:经常跨国出差或从事外贸工作的家庭更受青睐。
设施控的福音:申请材料中突出使用3D打印、机器人实验室等经历的学生容易脱颖而出。
07 华中国际(HCIS)
学术卷王的战场
这所“新加坡版衡水中学”IB均分未公布,但50%学生为本地人,学术竞争异常激烈。录取规则简单粗暴:

成绩压倒一切:中一入学考试数学难度达国内初二水平,英语要求雅思5.5同等。
年龄卡得死:国际学生最大允许超龄2岁,超龄1个月都可能被拒。
终极攻略
避开这些“隐形雷区”
家长英语不过关:东陵信托、UWCSEA等校明确要求家长面试,曾有家庭因父母无法英文沟通被拒。
课外活动“假大空”:德威招生官透露,他们能识别出“包装痕迹过重”的公益经历。

忽视学校文化:SAS偏爱美式开朗性格,面试时表现拘谨的学生容易吃亏。
想要成功突围,必须提前1-2年规划:低龄段重点培养英语和特长,初高中阶段针对性参加竞赛和公益活动。

记住,在新加坡顶尖国际学校眼中,“优秀”从来不止是分数——谁能把个人特色与学校价值观精准匹配,谁就能拿下这场精英教育的入场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