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今年是新加坡开埠200周年,“春到河畔”还将有200年特别灯饰哦~
9.迎财神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是“迎财神”的日子。信众相信,如果想得到财神爷的眷顾,使家宅财气弥漫,财源滚滚,生意兴隆,就要在这一天慎重地迎接财神入屋!

接财神有许多讲究,例如要根据个人生肖,查看迎财神吉时,在吉时进行。迎接财神前先冲凉净身,换上新衣服,还要把家里的电灯全部开亮,财神才会注意到你哦!
10.捞鱼生
和北方人过年必吃饺子一样,新加坡人过年必备的一道菜就是鱼生。
以前,许多人会选在大年初七这天捞鱼生,庆祝“人日”(相传女娲在这天用黄土造出了人,人类就以这一天为自己的生日)。
但现在,许多人几乎都是从初一以前就开始捞,到年十五元宵还在捞,只要是过年期间跟亲友聚餐,都捞鱼生,以求在新的一年捞得风生水起,步步高升!

捞鱼生的各种食材,都有相应的意头。例如鱼生是“年年有余”、芝麻,花生是“荣华富贵”、薄脆片是“满地黄金”、酱汁是“甜甜蜜蜜”等。捞鱼生时,放入各种食材要大声说出那种食材所代表的寓意,以讨个吉利。

然后,大家会围在一起,用筷子把鱼生高高夹起,夹得越高,代表新的一年赚得越多!捞到满桌都是“料”也关系,甚至大家喜欢看到“桌面狼藉”的样子,寓意“遍地黄金”,福运多到溢出来!
11.避年
新加坡人平时工作忙碌,难得有连假,许多人会选择出国旅游。
过年也不例外!新加坡农历新年放两天公假(初一和初二),如果碰巧连着星期六和星期天,就有四天连假!

人在国外,就不用到亲友家拜年,更不必花钱派红包了,这不是“避年”吗?一些人确实有“避年”心态,但也有很多人是全家一起出国,到了国外也照样吃团圆饭、派红包,全家团聚迎接新年的意义保留,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又何乐不为?
12.拜天公
每逢农历正月初九,新加坡的福建人特别忙碌,因为这天是天公诞,即玉皇大帝生日,家家户户要拜天公。

也有人把这一天称为“过小年”,可见对拜天公的重视程度!
新加坡的许多庙宇,包括天福宫、洛阳大伯公宫等,都会在这天举办大型的祭拜仪式。

供桌上的各种贡品都有讲究,包括甘蔗以及代表五种不同寓意的水果:香蕉象征“招”,苹果象征“平安”、橘子代表“大吉”、梨象征“来”,还有黄梨代表“旺”。此外,供奉桌上也有素五牲、发糕和发财米桶,祈求一年顺利。

13.挂蒜
本地的福建人保留了“挂蒜”的民俗,用红纸把两颗蒜包起来,挂在门上。

蒜和“算”谐音,“挂蒜”寓意“有得算”,在家挂蒜,钱多得让你慢慢算!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客厅挂蒜,谐音“听(厅)算”,意思是在新的一年,各种事情都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有划有算。
那么各位网友,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新加坡习俗,你们在过年的时候,还有什么其他习俗呢?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