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窥探:新加坡第五座动物园——雨林探险园(Rainforest Wild)

2024年11月10日   •   6669次阅读

施工挑战

在雨林项目的设计中,在掌握了动物的习性和特点的基础上,虽然进行一个个动物园区的设计很困难,但总算是有迹可循。然而,对于和雨林中的各种树木,从树枝的修剪到树根的保护,才是真正的挑战。雨林中有很多珍稀树木,有些树甚至是新加坡仅存的几棵之一,因此如何保护它们成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对于树木保护,施工团队最初的认识只是设立保护区,避免伤害触碰到要保护的树木,这样就足够了,然而,现实却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概念图

难点一:

环境生态的整体保护

对于不需要太多保护的树木,我们最初的观点是如果影响施工的空间,就先进行砍伐后再重新种植。然而,在进入工地时,由于其他合同单位砍伐了一些大树,造成了水土的流失,使得周边的树木相继死亡。这件事给我们提前发出了预警——树木是相互影响的,即使只是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改变,也有可能造成树木的死亡。因此在后期的方案里,我们对每一棵大树都进行了标记,即使是非保护区的树木,也尽量减少对它们的影响,以保证整体生态环境的完整。

难点二:

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相融合

在雨林公园的设计中,有一条贯穿于整个丛林的道路。这条路并不是一马平川,而是高低起伏的。当林中道路离地面高度在5至6米,甚至更高的时候,它必然会与树木相交。而这也是设计师所期望的——让游客与大自然有更加亲密的接触,让游客可以触摸到枝叶繁茂的树枝,而不是只能在地上看着粗粗的树干。这件事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异常困难。林中的道路是根据整个雨林的树木布置而分布的,道路距离树木太远,游客就感受不到在林中穿行的感觉,距离树木太近,则有可能与树木相撞。在初始建设的时候,我们采用了修剪枝杈的方式完成道路的修建,但是建成后树木的生长却是不可知的,因为枝杈的生长可能阻断道路,甚至对整个道路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为此,植物专业的专家们对树木的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进行了最大限度地预测树木生长的形态,然后提出相关建议,使建筑道路与树木和谐相处。

园区一棵数字化扫描的树

难点三:

珍惜树种的保护

在投标过程中,甲方已经设置了很多植物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用围栏遮挡着,任何施工作业都不可以在保护区中完成。这虽然给我们的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是为了保护树木,我们的工程师都想尽了办法,去克服困难完成相关的施工任务。然而,在进行现场3D 数据采集后,我们发现哪怕很多施工在保护区外进行,也会影响到保护区内的树木。其实,在设计保护区的时候,甲方就已经根据树木的特点划定了比较大的范围,避免影响到树木的根茎。然而,经过详细的三维扫描后,我们发现保护区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树木的生长并不是竖直的,很多树木是倾斜的,这就造成了树根的发展也不是一个以树干为主的圆形,而有可能是偏离树干很远的,尤其是那些树龄较长的大树,很有可能其树根已经蔓延到保护区以外,这些树根可能扎根很深,用现有设备根本无法探测的,因此如何对保护区外的树根进行保护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将保护区的范围扩大虽然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但可能会造成局部区域无法通过,导致施工道路中断,因此我们必须对保护区内的树木重新进行评估预测,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大自然是变化莫测的,要想预测准确几乎是不可能,但是我们依然要努力去完成,做到极致。

雨林探险园项目施工现场

新加坡热带雨林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项目,包含的专业很多,除了一般建筑包括的建筑、结构和机电专业等,还需要融合环境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气象学……正是在各行各业专业人士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下,才能够让未来的新加坡热带雨林公园成为举世瞩目的主题公园!

上一页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