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康宁坡(Canning Rise)的婚姻注册局和回教婚姻注册局大楼将重建,前天(11日)是开放运作的最后一天。不说你或许不知,40多年前设计这栋标志性建筑的建筑师洪美燕,也是第一位在那里注册的新娘。
71岁的建筑顾问洪美燕在1981年任职于公共工程局,她说:“当时有婚姻注册局的建筑设计比赛,邀请多位建筑师参加。幸运的是,我的设计方案最终被选中,也因此成为这座大楼的设计师。”

洪美燕26岁时参加建筑设计比赛,设计被选中,成为婚姻注册局的建筑设计师。(图:洪美燕)
外观设计有巧思 像“家”也像“人”
洪美燕今天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说,这个项目当初是要把两个原本分开的婚姻注册单位,也就是婚姻注册局和回教婚姻注册局,整合在同一栋建筑内,这在当时是首次尝试。
洪美燕说,婚姻注册局标志性斜屋顶,是她以“家”为灵感的设计。

婚姻注册局现址当年兴建中时的照片。(图:洪美燕)
洪美燕说,她的设计将屋顶“拉”到地面,让整个建筑像是扎根在大地,也象征婚姻的稳固与包容。另外,屋顶的形状也像“人”字,象征人与人之间的结合。

洪美燕与丈夫曹祥光,在42年前于婚姻注册局现址注册结婚。(图:洪美燕)
42年前这一天注册结婚 旧地重游意义深刻
洪美燕今天与丈夫曹祥光回到婚姻注册局参观,对他们来说也有多重意义。1983年4月11日,她和丈夫就是第一对在婚姻注册局注册的新人。
婚姻注册局数据显示,现址自1983年投入运作以来,已见证超过49万对新人注册。
看见当年设计的大楼见证了无数人的幸福时刻,洪美燕表示深感荣幸。
她说:“期待新一代建筑师的作品,能给大家带来更好的设计、给大家更多美好的回忆。”
婚姻注册局重新发展工程将耗时大约四年,新大楼会有重新建造的标志性斜屋顶,也有更多、更大的场地以及绿色空间,还有室内和户外的拍照点。重新发展的大楼也会采用节能建筑管理系统和可持续材料。

洪美燕与丈夫曹祥光。(图:蔡佑霞)
相关标签
婚姻注册局
ROM
Registry of Marri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