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2021年及以后入学NTU的本科生应该都经历过一个系列的课程:内容覆蓋范围很广、考察能力十分综合、而且很多都跟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关。那么,这个名叫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Core (ICC) 的课程系列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为什么学校要设计这套让学生“哀嚎遍野” 的课程系列呢?让小助手一起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 ICC 课程
工作性质的迅速变化,加上不断的创新速度,使得新时代的毕业生必须不断习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有较大可能在他们的一生中适应几次职业变化。作为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工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下简称“NTU”或“南大”)不断追求提供以面向未来的技能为基础的全面教育,这将使NTU的毕业生都可以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全球公民意识。

来源:NTU
这种教育需要超越传统的学科界限,解决理论和实践学习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识兼顾“硬技能”和“软技能”,以及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因此,NTU建立了一个新的课程结构来满足这些需求,其中便包括一系列跨学科协作核心(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Core (ICC) )课程。
与 NTU 2025 教育战略和所有 NTU 本科生所期望的“3C”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相一致 - 性格、能力和认知敏捷性(Character, Competence, and Cognitive Agility) - 这些 ICC 课程使用跨学科和协作的学习方法,专注于关键的可转移技能和全球挑战。同时,这些课程还在协作环境中利用线下课程和在线/虚拟课程的混合模式,提供本地校园和海外教学体验。
ICC 课程内容
以下 7 门 ICC 课程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南大教师涉及,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现实世界的主题:

来源:NTU
对于NTU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在大学前两年完成所有的 ICC 课程:

来源:NTU
CC0001: 跨学科世界中的探究与交流
CC0002: 游览数字世界
CC0003: 多元文化世界中的道德与公民学
ML0004: 面向未来世界的职业和创新企业
CC0005: 健康生活与福祉
CC0006: 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与环境
CC0007: 为人类服务的科学与技术
ICC core 整合了之前的一系列HW、EG、ML等课号开头的 GER core 课程,并进行了重新的课程设计,删除了一些相对不太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并新增了一些更符合二十一世纪人才需要的内容。
与之前部分1至2AU 的GER core 会自动被SU的情况不同的是,ICC core 全部不能SU。此外,整体上来说,单门课的课程量也大大增加,没有之前的纯看视频式的“水课”。
ICC:争议与现状
任何对课程的改动都会引起巨大的争议。在经过了第一年的试验后,虽然NTU有根据学生反馈对课程进行调整,但仍然有大量学生认为ICC core 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并影响到了学生们的课程表现发挥。
在知名请愿平台Change上,由一位NTU学生向三位负责ICC课程的学校领导提出的,希望ICC课程可以SU的请愿书,在截至发稿之时已经有接近2300名学生参与签署。想要查看请愿书的具体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查看。

来源:Change
目前,学生对ICC课程比较不满的几点主要包括:
单门课课业压力太大,超出学分应该有的任务量
不同模块有不同领域的侧重点,会偏向于不同领域的学生,一些课程内容没有覆蓋到的专业的学生(例如艺术和历史等学科等)会相对处于劣势
每个tutorial班的老师专业背景不同,对学生的要求和期待也不同,判分标准上也会有些许差异,会导致不同tutorial班上的学生出现分数差距
基于以上几点,很多学生建议ICC 课程可以SU(Pass/Fail),或者可以让学生选择是否将ICC的成绩计入cgpa中。
对于以上几点,学校对其的非官方回应为:
每个学期结束后,学校都会根据反馈对课程进行调整,例如目前CC0003的阅读作业量已经大大降低。学校同时建议学生在学期中的反馈收集中就提出自己的想法,避免在学期结束已经收到影响后学校才得知具体问题。
ICC 课程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21世纪人才所需要的技能作为课程大纲。再加上课程数量有限,课程内容不可能覆蓋到所有专业的内容。不过根据学校的统计结果,各专业ICC 课程的平均绩点并没有显著差异,所以相比起来这个问题并没有非常突出。
所有ICC课程的设计由来自至少 3-5 个专业的教授团队共同完成,使其高度跨学科。所以,即使tutorial的教授背景不同,他们也可以在课程中找到可以联系到本专业的点。至于评判标准问题,学校最后也会对所有tutorial group的分数进行统计分析,避免出现因prof打分标准不同造成的不公平现象。
基于以上几点,学校不建议让ICC课程可以SU。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提出想法和意见,学校或许可以通过更加详尽、具体的反馈总结出一些关键性问题,并针对其进行调整。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为什么ICC课程如此具有争议、以及为什么学校并没有让ICC课程可以SU有一个更加具体的了解了呢?大家如果有对ICC课程任何的想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里提出!大家也可以抓紧每学期的课程反馈机会向学校提出意见,或者向ICC办公室发送邮件表达自己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