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加坡干货旅游攻略(一)最值得去的景点

2019年11月19日   •   1万次阅读

2015 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新加坡植物园 创建于 1859 年,至今已有逾 150 年的历史,比新加坡独立建国还早了一个多世纪!植物园是新加坡首个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与柬埔寨吴哥窟和中国长城等地标齐名,为新加坡“花园中的城市”美誉再添佐证。

国家胡姬园 (National Orchid Garden) 是新加坡植物园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园内种植著成千上万个品种的贵宾胡姬花,也是晨间健行的最佳好去处。

五,新加坡动物园

这座野生动物乐园占地 26 公顷,拥有超过 300 种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40 多年来,一直为游客打造激动人心的野生动物观赏体验。新加坡动物园设有 11 个展区,分别带您领略一些全球最独特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如果您想看一些更加熟悉的动物,请前往澳大拉西亚展区,漫步于灰袋鼠和敏捷的沙袋鼠之间,赞叹树袋鼠和食火鸡的独特魅力。动物园的其他展区还包括灵长类动物区,39 种灵长类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爬行动物园的科莫多巨蜥引人注目,还有多种濒危乌龟在玳瑁馆颐养天年。

夜间野生动物园

夜幕降临之际,夜间野生动物园开门迎客,欢迎游客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观赏夜间出没的动物及它们不见天日的昏暗巢穴。

想以车代步游园的话,可搭上全长 35 分钟、配有现场解说的观光电车,带您游览全球七大洲,从崎岖不平的喜马拉雅山脉到赤道非洲的沼泽地,各具特色。

六,克拉码头(夜间娱乐生活)

克拉码头和驳船码头吧,是新加坡最有活力的其中两个夜间娱乐区。对任何想要在新加坡狂欢的人来说,这份克拉码头和驳船码头终极喝酒派对指南必不可少,包含了从标志性的夜间娱乐场所到现场音乐场所和屋顶酒吧的众多选择。

驳船码头就在克拉码头的附近。这段延伸线和沙球劳路上有的是酒吧和夜总会,满足任何派对狂欢者的需求。

七,牛车水ChinaTown(唐人街)

牛车水原是新加坡华人移民聚居的地方;而今,历史悠久的寺庙、老字号中药铺,与新潮酒吧和生活时尚店铺交错而立,新旧交融并存的独特风味,让海外游客和本地人都流连忘返。新加坡的最引人入胜的宗教朝圣地就坐落在牛车水的中心地带;走进这些古老寺庙,进一步了解新加坡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彩的多元种族文化。这个历史悠久的地区融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且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在同一街道上汇集了佛教寺庙、回教堂和兴都寺庙的唐人街。

新加坡佛牙寺龙华院

建于 2007 年,地处牛车水,虽然建成时间不久,但内饰设计精妙,展示的佛教艺术和历史丰富多彩,生动讲述了数百年前的文化故事。这座中国唐代风格佛寺由该寺住持禅师 — 释法照法师设计,在海内外顾问团队的帮助下得以修建而成。采纳了唐代的建筑风格与元素,并结合了佛教曼荼罗的设计风格,象征着代表世界性的佛教文化。

马里安曼兴都庙

离开佛牙寺龙华院,沿着桥南路走不远,就能看到,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兴都教庙宇。虽然这座庙宇的守护神神像仅在特殊日子里才会揭开,但庙宇内还有许多值得品赏的壁画及供奉湿婆和杜尔迦(Durga)等神灵的神龛。

八,小印度Little India(印度裔文化)

1840 年代,欧洲人为了赛马场在此居住,他们在此相遇交融。由于商人主要雇用印度移民工人从事牛交易,牛只交易业务也逐渐在此生根,也后来变成是印度人专营的一个行业。随着某些商品和服务生意蓬勃发展,一些回教堂和兴都庙也陆续建立起来。

小印度是新加坡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沿着实龙岗路 和周边的几条街道前行,欣赏兴都庙、华人寺庙、回教堂和基督教堂和谐并存的特色。

九,甘榜格南(马来族文化)

甘榜格南原是一个繁华的港口小镇,也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城区之一。在马来语中,“kampong” 意为"“乡村”",而 “glam” 通常指 “格南树”(长叶千层树),这种树起源于甘榜格南,当地人利用格南树造船、制药,甚至当作食物调味料。如今,皇宫所在地已成为马来传统文化馆,您可以在此深入了解马来族的历史和文化。

您必定会爱上这里的美食,这里有尽显本地特色的美味巴东咖喱饭 nasi padang(配搭多种菜肴的蒸饭)和马来糕点 kueh(一口大小的甜点),还有各具风味的中东、日本、瑞典和墨西哥美食。

十,乌节路(购物)

乌节路,亚洲最著名的购物街,您心头最爱的时尚品牌、各种专利品专卖店,以及精彩的时尚生活选项全落户于此,缀成一条街满满的璀璨风情。无论是初来乍到的游客,或是经验丰富的购物老手,乌节路这一条长 2.2 公里的购物地带,必能让您纵情尽兴地享受购物乐趣。

十一,勿拉士峇沙武吉士(购物)

勿拉士峇沙. 武吉士街区是新加坡市中心的艺术和文化遗产区,博物馆和历史古迹都聚集此处。勿拉士峇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它的名称源自马来语,原本为 “Beras Basah”,即 “湿米” 的意思。据说开埠之初,通过勿拉士峇沙河(如今名为史丹福水道)用船运米的马来人会把受海水打湿的米摊放在河边晒干,所以这里得名 “湿米街”,不过后来又被改名为 Bras Basah。相邻的武吉士街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印度尼西亚的武吉士海员曾来到此地与本地商人开展贸易活动,这条大街因此得名。这条街历来都是水手、小贩和军人的聚集之处。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