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加坡《2024年人口简报》数据来看,总人口达到604万,但是,随着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速等问题的出现,新加坡将继续开放国门,从而吸引更多新移民。

1、新加坡人口首次突破600万
此前,新加坡官方表示,新加坡的人口目标是在2030年达到690万人口。
根据移民与关卡局ICA和《2024年人口简报》上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首次突破600万,达604万,比去年同期增加2%。
这不是因为生育率提高,而主要是“大感冒”后的经济复苏,劳动力需求增加,带动更多非居民人口的流入,他们主要是工作准证持有者和外籍帮佣。
非居民人口从2023年6月的177万人,增至2024年6月的186万人。新加坡公民则只增加约3万人达364万人;永久居民增加约6000多人,达544900人。
此外,从2019年至2023年,每年平均约有32600人获得永久居留权,获得批准的人数长期维持稳定。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ICA

2、出生率低,老龄化加速,如何破局?
虽然新加坡已经达到604万人,但是,这比之前宣布的690万人,还有一定差距。
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对此表示,新加坡将继续以谨慎斟酌和稳定的步伐引进移民,以减缓公民人口结构改变所造成的影响。
2023年的公民新生儿人数只有28877人,比2022年的30429人少了5.1%。过去5年的新生儿人数平均每年是31000人,也低于之前5年的平均数(33000人),可谓每况愈下。
2023年的居民总生育率只有0.97,是历史新低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公民新生儿当中,超过四分之一来自公民与非公民结合的跨国家庭。
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65岁以上者如今占公民人口约20%;80岁以上的人口达142000人,比2014年的85000人增加67%。
长寿者越来越多,失智症和各种慢性病患者也与日俱增,独居老人的问题越发值得关注。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3、如何破局?吸引新移民是关键
综合这几个主要数据来看,新加坡面对的人口难题基本上没什么改变,也就是生育率低,新生儿减少,老龄化加速,本地人口增加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的来说,问题依旧是错综复杂,挑战重重,必须锲而不舍,继续寻求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最近几年,尽管新加坡使出浑身解数,仍无法扭转生育率的下降,而人口老龄化则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在这种情形下,唯有通过吸引新公民来弥补人口的不足。与此同时,也必须输入大量外来劳力和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图/新加坡ICA

4、劳动力需求量加大,EP、PR等获批率或将提升
很多需要大量劳工的行业如建筑、海事和加工行业,都难以找到足够的本地人,新加坡只能允许它们输入持工作准证的外劳。
这些行业在“大感冒”后逐渐复苏,输入的外劳人数也与之俱增。同样的,很多高技术行业和专业也需要外来人才填补专业人员、经理、执行人员和技师的不足。
过去五年,新加坡平均每年吸纳22400名新公民,人数几乎和新生儿相当。每年新增永久居民平均则是32600名。
《2024年人口简报》也显示,新加坡非居民人口在2023年增加了5%,其中主要是工作准证持有者,永久居民则增加了1.2%。
从这些数字可见新公民、永久居民和非居民人口,在新加坡总人口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这固然满足新加坡人口和劳动力方面的需要,但外来人口,包括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总人口的增加,说明新加坡在吸引外来移民和外劳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宁有利于吸引外来人才落地生根,填补本地人口的不足。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新加坡必须确保这两个因素的持续,才能缓解人口问题和应付经济持续发展的人力需求。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5、新加坡PR申请,有哪些主要因素?
新加坡议员蔡庆威2024年10月在国会提问,在新加坡居留时间的长短,是否对申请永久居留权或公民有作用?
内政部长尚穆根回应,对PR申请者的考核,ICA将根据多项因素来评估。
尚穆根说,ICA根据一系列因素评估每份申请。申请人的居住时长只是考虑因素之一。
其他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申请人与新加坡公民的家庭关系、经济贡献、教育资格、年龄及家庭状况、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在新加坡扎根的意愿。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但为了避免潜在申请人调整申请策略来钻空子,或被外国以不符合新加坡利益的方式使用这些数据,因此新加坡虽然会公布部分指标,但必须谨慎行事以确保做法符合国家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