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19日),2026 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本次排名涉及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所大学,排名是基于对1700多万篇学术论文和来自超过28万名学者与雇主的深度洞察而得出。
作为全球权威的大学评估体系,QS世界大学排名一直是不少留学生们在选择学校时的重要参考,特别是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就读院校的QS排名直接影响考公考编、人才落户、补贴申领等实际利益,长期以来都是学生与家长关注的焦点。
在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哪些学校的排名持续走高?新加坡地区的院校排名表现如何?
新增排名指标
关注学生国籍多样性
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估体系在延续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了一项重要调整:新增国际学生多样性(International Student Diversity)指标。
该指标是原有 “国际学生比例” 的升级版,不仅关注留学生总数,更强调学生国籍分布的广泛性。国际学生多样性的引入也旨在反映全球教育市场对多元文化学习环境的重视,鼓励大学构建更包容的学术社区。
2026 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和权重如下:

全球排名亮点
MIT连续14年蝉联榜首
麻省理工学院(MIT)稳居全球第一,延续其在学术声誉、科研影响力(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和雇主认可度上的绝对优势
英国高校包揽Top2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首次升至全球第2,斯坦福大学位列第3,牛津、哈佛、剑桥分别居第4-6名。英国高校在科研合作与国际化指标上表现突出。
亚洲高校突破显著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8,南洋理工大学(NTU)今年上升3名,排名第12,维持亚洲顶尖地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南洋理工大学
香港大学(HKU)跃升至全球第11名,香港科技大学(HKUST)和香港中文大学(CUHK)分别位列第44、第32名,其他中国香港院校也有上升趋势。在全球拥有5所或更多上榜高校的地区中,香港高校体系提升幅度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内地5所高校进入全球前100,包括北京大学(第14)、清华大学(第17)、复旦大学(第30)、上海交通大学(第47)、浙江大学(第49)。约32所内地高校排名提升,其中同济大学(全球第204)和中科院大学(首次上榜,第362名)表现突出。
澳洲高校下降明显
澳大利亚高校整体表现显著下滑,除蒙纳什大学上升一名,西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保持不变外,其他高校的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墨尔本大学虽保住澳洲第一(第19名),但排名较去年下降6位,主要因国际学生比例下降和就业成果指标波动。
其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在于亚洲和中东地区(如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高校快速崛起,凭借国际化课程、英语教学和更低学费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削弱了澳洲高校的国际生源优势。例如,香港大学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1名,新加坡国立大学稳居全球前20。
知识是教学的载体
根据2025年和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数据,新加坡院校的整体表现呈现 “公立大学稳居前列,私立高校合作院校分化显著” 的特点。
公立大学:稳居全球前15,国际化优势凸显
新加坡公立大学在全球前15中占据2个席位,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全球第8名,而南洋理工大学则排名全球第12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稳居全球第8位,亚洲第一,连续四年保持顶尖地位。其在学术声誉、国际学生比例等指标持续领先。南洋理工大学(NTU)进一步升至全球第12名,可持续发展指标和国际化程度提升显著。
其他公立大学,如新加坡管理大学,排名第511名,其商科类课程在亚洲雇主中的认可度较高;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排名第519名。

▲新加管理立大学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私立高校合作院校:9所新加坡私立高校进入世界前250,学科特色成关键
新加坡私立高校主要通过与海外名校合作办学提升竞争力,毕业证为合作院校本校颁发,世界排名也共享本校排名。
在本次的世界排名中,9所新加坡私立高校进入世界前200,较去年有大幅上涨。
SIM新加坡管理学院硕士课程的合作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位列世界第9名。仅此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其他SIM新加坡管理学院合作大学如: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位列世界第56名;英国伯明翰大学,位列世界第76名,相较于去年排名上涨4位;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位列世界第184名。

▲SIM
阿米提全球学院的合作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位列世界第110名。

▲阿米提全球学院
Kaplan高等教育学院合作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位列世界第118名。

▲Kaplan高等教育学院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位列世界第183名,其新加坡校区共享排名。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
其他私立高校,如PSB学院的合作大学,如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受就业成果指标影响,整体排名有所下降,但也都稳居世界排名前250。

▲PSB学院
为了让大家对学校的排名有更直观的感觉,新加坡留学网(智略国际教育)今年依然把新加坡高校、中国内地高校放在一起,各位同学或者家长可以查看下图进行了解。
但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高校的竞争向来堪称激烈角逐,若将左侧所列国内院校的录取难度与右侧新加坡高校的本科、硕士录取门槛进行对比,便不难发现:具备同等申请条件的中国留学生,往往更有机会被新加坡高校录取,这也正是新加坡高等教育性价比的直观体现。

2026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
以下为2026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Top100,供各位择校时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