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南洋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School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CCEB)正式成立,一个旨在成为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卓越的开创性模式的新学院。
新学院提供化学、化工和生物技术的理学学士 (BSc) 和工程学士 (BEng) 课程。这些学位课程为科学、技术、教育、医学等领域的各种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南洋理工大学
作为NTU 2025 战略计划的一部分,CCEB 学院将作为一个平台,在教育、研究和创新的学术单位之间促进更强大的跨学科协同作用,同时确保深度和严谨地涵盖学科内的主题。

No.1
MSc in Precision Scientific Instrumentation
精密科学仪器硕士

作为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精密仪器已经充分展现其在应用创新和加速制造业内的效率。熟练使用精密科学仪器是现今工程领域高度需求的技能。
因此,南洋理工大学的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去年新增了面向精密仪器行业发展的研究生项目,并且重点给予学术支持,在今年的预算中就将有190亿新币用于研发。
学费:新币$40,000
学制:Full-Time 1年
课程设置
该硕士课程将通过整合多个科学和工程学科的课程,为研究生提供先进仪器领域的强大培训。
必修课程以应用固体物理学、固态物理实验技术和精密仪器实验为主,而选修课程强调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提供微电子学,光电子学,材料研究、信息技术器件和结构物理学等等。
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重点强调了该研究生课程对先进位造业中广泛使用的精密科学仪器的物理理解与应用,例如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光子学。这些知识将极大地帮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高科技产业环境中进行科技创新和导航。
该项目共有32个学术单元,其中20个为必修课,12个为选修课,具体课程如下:

申请要求
拥有理工学科相关的本科学位(例如物理学、材料学、工程学、光学、应用物理学等)
如果申请者本科的授课语言不是英语,需要有良好的雅思(6.5)或者托福(92)成绩
优先考虑有GRE或者GMAT分数的申请者,作为能力水平参考(非必要)
重要时间点
申请时间:01/11/2021- 31/01/2022
录取通知:2022年3月开始
开课时间:25/07/2022
No.2
MSc in Chemical Sciences & Instrumentation
化学科学和仪器硕士

化学被视为将物理科学、医学和工业联系起来的必要桥梁,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能源、电动汽车、科技化农业、3D打印和纳米技术等应用领域。在新加坡,能源和化工行业绝对是全球供应链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该项目的目标是希望培养在能源和化学工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的专业人士,以及正在寻找职业生涯开端的应届毕业生。毕业生将具备化学概念、仪器实操、数据科学和技术创业等跨学科技能。
学费:新币$40,000
学制:Full-Time 1年
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化学的高级理论课程,一些最新设备的实际操作,以及商业化、数据分析和通信方面的培训。
除了课堂和实验室里的研究学习外,选修课程还包括了通信技术和商业探究方面的培训,旨在通过全面的系统教育,帮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和培养长足发展的能力。
该课程共有30个学术单元,其中15个是必修模块,10个是所选专业的选修课,5个是其他选修课,具体课程如下:

申请要求
拥有理工学科相关的本科学位(例如化学、材料学、工程科学)
如果申请者本科的授课语言不是英语,需要有良好的雅思(6.5)或者托福(92)成绩
优先考虑有GRE或者GMAT分数的申请者,作为能力水平参考(非必要)
优先考虑有至少2年工作经验的申请者,作为能力水平参考(非必要)
重要时间点
申请时间:01/11/2021- 31/01/2022
录取通知:2022年3月开始
开课时间:25/07/2022
南洋理工大学简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享誉国际,位列全球大学50强的高等教育学府,为全球科技大学联盟成员和创始校。该校创立于1955年,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正式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
校园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它为教授提供自由教学和研究的最好环境。它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工程学府之一,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上享有盛誉。
南大设有工、理、商、文四大学院,下设12所学院,并拥有国立教育学院及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两个自主机构。南大工学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工程学院之一,文学院的公共管理硕士“市长班”课程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政府决策型人才。理学院引领新加坡生命科学发展前沿,是新加坡唯一提供物理与数学科学荣誉学位的学院。
在2023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全球排名第19。在2022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榜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排名第46。
新学院是配合南大2025战略计划,加强跨学科教育,以协助学生更好地应付职场的挑战。孟理齐博士指出,毕业生在未来经济社会更需要有能力集合不同学科的专长,共同解决挑战。
毕业生在未来经济社会更需要有能力集合不同学科的专长,共同解决挑战。
——总理公署部长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孟理齐博士
更多选修单元供学生选择
今年入学修读生物工程的一年级学生依兹任(22岁)在理工学院时念生物医疗科学,实习期间接触过脱氧核糖核酸(DNA)研究的机器。他指出,自己对这类先进机器背后的工程原理感到好奇,新学院正好让他有机会接触工程学。
修读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的三年级学生杨欣霖(22岁)受访时说,她下来在决定选修单元时有较多选择。
“之前,理学院的化学系学习单元没有开放供我们选修,今后就比较灵活。同样的,原本主修化学的理学院学生也可以选修工程学院的单元。我有意从事药剂行业,加强理学知识对我有帮助。”
除了主修化学与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学生可选择第二主修,选项包括食物科学与科技、数据分析、国际贸易等。学院下来会继续探讨开办新课程。
化学化工与生物科技学院由理学院和工程学院共同管理,委员会代表除了有理学院院长赛门·雷德芬教授(Simon Redfern)和工程学院院长彭树捷教授,也包括南大李光前医学院院长沈祖尧教授。南大正在海内外寻找适合的人选领导新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