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餐厅门口,恰好遇到老板和老板娘抱着大包小包准备下楼装车回家,感觉像要搬家出远门的样子。老板了解了我的意思后,面露难色“工人都解散回家了,这么大一间餐厅,每天只做几十份饭,我们也很难啊...”听到老板这么讲,我也不好再为难人家。确实,从二月下旬大楼里有公司爆发感染群,整个餐厅的生意一落千丈,每天中午最繁忙的时候餐厅里都看不到几个客人,他们也需要生存啊!看着老两口拖着大包小包装车,我的心里居然划过一丝的同情和凄凉。
那就给同事们统一叫外卖吧。我在公司微信大群里郑重宣布,未来一个月公司会安排几家餐厅统一给员工配送午餐和晚餐,并由公司承担全部费用!这么快就给大家解决了吃饭问题,同事们在群里显得特别开心。我心里却在默默想,这种时期兄弟们也都不容易,能让大家在压抑的大环境中找到一丝开心,我做的一切也就值了。
看到同事们开心,其实我也开心。晚上下班回家路上突然乌云密布下起暴雨,但夕阳却正红。我一时心血来潮,调转车头开上了平时看夕阳的小山。大雨倾盆,但夕阳还在等我,从乌云缝隙中顽强的把最后一抹金色余晖留给大地,直到被乌云完全吞没...我似乎有点触景生情了。站在大雨中拍摄了完整过程,直到全身被浇透...似乎不像个骨折患者该干的事儿...

刚到家,又发生了新状况,白天说好订餐的那家餐厅经理打来,百般道歉说,刚才查看餐厅储备的便当盒不够用了,所以明天不能送餐。逼的我只能临时给大家改KFC了。

挺大的一家餐厅遇到这种市场突变也是手忙脚乱,毕竟不是专业的送餐机构。小小便当盒难倒一家大餐厅,可见完整供应链的重要性,而我们偏偏无法准确预测到供应链会从哪个不起眼的小环节先掉链子,这才是整个大环境中最可怕的未知风险...
4月7日(星期二)~4月9日(星期四)
自我感觉身体一天比一天好,重复性的工作学习,生活锻炼,不多赘述。
新加坡正式开启停工停学的半封国模式。在做出了多项重大应对调整措施后,公司业务也捷报频传,在萧条的大环境中不断给自己制造著新的兴奋点。
4月7日这天下午,我的朋友圈突然被苏州公司的大规模招聘广告刷屏了。大多数转发的同事都不是公司人事部同事,甚至很多是公司最基层的工程人员。在到处都是裁员减薪的恶劣经济大环境中,我多次在公司大群中承诺我们大胜科不裁员,不减薪。今天大家看到公司还在招聘,可以感知到每个人对公司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几个月来自己对大环境变化的预判一个个都被兑现,有点小骄傲。我也充分理解了“大旱三年饿不死小家雀”这句谚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期形成的公司在线遥控指挥系统让我一个个的设想和布局都落到了实处,这也必须为团队超强的执行力和创造力点赞。
4月1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新加坡公共假日。但苏州公司业务仍然繁忙,连续开了几个重要电话会议。

(与团队电话会议中)
俯卧撑已经恢复到每组30个的状态了。进展神速!
感谢老天让我这次意外受伤后没有受更多罪。如果真的诱发了胸腔发炎甚至肺炎,在这种时期后果不堪设想。医院已经安排下周一复诊。再默默等几天,等真的康复了,一定要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整理成一个日记连载。勉力自己,也激励他人。
明天后天又是周末,就在家整理一下近期零散的思路,写点东西吧。
4月11日 星期六 晴
起床锻炼。整理思路碎片,写作,汇总两周来的片段记录,整理出四五千字的日记连载。忙碌的一天。
然而悲剧就发生在刚才...
手机放在口袋里忘了锁屏....
怎么那么巧,在口袋里误操作按住了向前回删键,一口气删到了题目底下,正文一字不剩...
又怎么那么巧,发现状况后我居然按到了退出键,备忘录没有提示是否要存储的功能...
还是那么巧,我刚好没做数据云备份...
长篇大作只剩下了一个题目。网上搜了好久如何补救,似乎无力回天...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太难了!
容我忧伤片刻,心疼自己几秒钟...
没事,这文章是我的原创,我还有记忆,我会凭记忆把原文补回来的!而且会补的更精彩!此时,脑海中闪过灰太狼那句坚强的经典台词:我一定会回来的!

4月12日 星期日 晴
起床锻炼吃早餐。稍微平抚一下昨晚误删文章的落寞心情,一扫阴霾,说干就干。一整天把自己关在阳台上,开始凭记忆补写文章。期间大把吃核桃补脑,吃开心果补心情。
其实最近这两个月,为防疫情,我几乎足不出户,除了去公司,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在自家阳台上度过的。在这里可以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很多灵感来源于静思。而这个小阳台又成了我的小小指挥部,几乎所有的战略部署都是在这里通过电话会议完成了。
昨晚关于误删文章发了个朋友圈,也引起了很多圈友的同情和关注,刚才看看居然留言的比点赞的都多。各种建议和同情,感恩有这么一帮贴心的圈友。他们一定想不到,我这只打不死的小强,今天就复原了接近90%的内容,成绩斐然!
我心里闪过一丝得意。不过镜子里那双黑眼圈吓到了我自己。连续15小时的凭记忆默写确实很伤神。当年黄蓉她妈好像就是默写《九阴真经》劳累过度死的。虽然还没补完,明天再写吧。先睡觉了...
4月13日 星期一 雨
今早预约了到医院复诊。其实自我感觉已经几乎是康复状态了。
最近几天新加坡的疫情形势有点严峻,即使对于我这种不属于发热门诊的病人,医院的疫情防护等级也已经到了几近严苛的程度。
终于见到了医生。这次是骨科的专家门诊。热心的医生主动用中文跟我交流,对于医学术语英文一知半解的我,这样确实比较友善。医生调出了我上周拍的X光片,指著屏幕告诉我,“左侧第四条“排骨”断了”,详细检查和问询后,连医生都在惊叹我康复速度之快。给我一些建议后,问我还需要止痛药吗?我告诉她上次的止痛药我根本没吃。她迟疑了一下,说“这很好,只要能忍住痛,最好不要依赖止痛药。否则可能有伤胃,伤肝,伤腰子的副作用”...“排骨”“腰子”这样的称呼让我感觉非常亲切,被专家宣判康复也让我暗自窃喜,但我还是忍住没告诉她“其实我的前肘和后肘上周就康复了”。
下午把这段笑话讲给朋友听,朋友恭喜我康复后补了一句“幸亏练了一身腱子肉,后臀尖也缓冲了一下”。随后又发了一个猪傻傻狂按手机的表情包暗讽我前天晚上误删文章。我瞬间被戳中了痛处,而且刚好是左侧第四条“排骨”...
4月14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一早在公司里有重要会议,所以比平时更早起了一小时。两组深蹲,两组俯卧撑,三组卷腹,三组飞鸟夹胸,训练强度已经完全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对自己的康复速度非常满意!
今天公司里都是大事儿,也都是利好。让紧张压抑许久的心情有点释放。
中午公司照例统一叫了外卖。今天的午餐很好吃。每天换花样,越来越会选,越来越流畅了。一个月的免费午餐和晚餐,这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节奏吗?

(美味的盒饭)
下午办公室空调意外滴水了,全国停工期间居然都叫不到维修工人。几个年轻同事们齐下手,自力更生抢修空调,小伙子爬梯子搬装备,姑娘们抢著过来扶梯子。正能量满满,爽朗的欢笑声为空荡无人的整栋大楼增添了无限生机。

受伤后的第17天,伴随我的康复,我这篇《硬骨头日记》也准备告一段落。

(好朋友为我而创作的漫画)
无论怎样,回顾这一次可能致残的危险滑倒,仍心有余悸,也颇有感慨。
庆幸自己坚持锻炼,体格强健。受伤后一声不吭也有点小得意。
没有任何并发症,快速康复,这要感恩老天的眷顾。或许老天就是会去庇护那些懂得感恩,乐观,正能量,活力满满的人吧。
当经济大海啸来袭,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如果受伤不可避免,也不能丢失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信念,照顾好自己的战友,驾驭好自己的小船。最终的幸存者一定是那些船体最坚固,准备最充分,水手最团结,意志最坚强乐观的斗士。这是大自然最公正的优胜劣汰生存法则。
搁笔这篇《硬骨头日记》,但生活和战斗仍在继续。大海啸仍在肆虐,各种各样的黑天鹅、灰犀牛仍在身边徘徊,或许目前已经发生的仅仅只是一个序幕。虽然我自己也无法清晰判断这片危险海域还有多宽,还要多久,后面还有多凶险,我也并不确定我驾驭的这艘小船能否安全驶离这片海域,但我坚信我们一定是航行到最远,战斗到最后的那艘战舰!

作者简介:
李晓旻,胜科纳米(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半导体芯片和新材料领域的失效分析和材料表征20余年。由他创办的胜科纳米(新加坡)有限公司,胜科纳米(苏州)有限公司,胜科纳米(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服务全球超过1500家高科技企业客户,参与这些客户的辅助研发和产品改良。客户群涵盖了半导体原材料,制造装备,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分立器件,终端产品全产业链。胜科纳米被誉为“半导体芯片医院”和“高科技产业幕后的隐身英雄”。
本文经李晓旻授权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