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昆虫终于登入新加坡市场了!
重口福音!新加坡的餐桌上将会允许出现昆虫食品
从周一(7月8日)起,新加坡食品局(SFA)正式允许进口、销售、制造、加工和养殖经评估可安全供人类食用的特定昆虫物种。

图源:House of seafood
原本预计在2023下半年推行的昆虫食品相关评估推迟到了2024年上半年。
根据SFA发布的最新资料,此次被允许进口和出售的昆虫多达16种,包括草蜢、蚕蛹、蜜蜂和蟋蟀等品种。

图源:SFA
对于引进昆虫作为可食用品的举措,当局表示在亚洲部分地区非首例,并指出近年来,用于人类消费和牲畜饲料的昆虫商业化养殖得到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推广,并获得了商业利益。因此,大家无须太过于担忧。

图源:LEAPTOUY@wiki
由于昆虫业刚刚起步,当局在推出规定前,于2022年10月5日至12月4日邀请食品和动物饲料行业以及有关各方参与了关于昆虫及昆虫产品进口条件和额外许可前要求的公众咨询,以确保食用昆虫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昆虫作为可食用品的引进,得到了Altimate Nutrition和House of Seafood等业者的欢迎,他们希望尽快将其产品推向大众市场。

图源:House of seafood
然而,其他公司则认为需要较慢推进,希望逐步将昆虫引入消费者的饮食中,例如在蛋白棒中加入昆虫粉作为配料。
食用昆虫 层层措施
针对昆虫的相关措施,当局参考了欧盟、欧洲、新西兰、韩国和泰国等国家允许进口的昆虫品种及食物做法,进行了彻底的科学检讨和评估,并据此制定了规定。
根据SFA发布的文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制度,确保本地生产和进口的昆虫对消费者安全。例如,进口昆虫必须来自养殖场,而非野生,以确保食用昆虫未受有毒物质污染。

图源:Ven. Rangama Chandawimala Thero @wiki
对于进口和出售昆虫产品的加工者,当局要求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标明产品的真实性质。与市场上的其他食品一样,昆虫产品须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检查和监督,包括抽样和测试。如果发现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将不允许出售。
贝壳类过敏者慎入
想尝试昆虫食品的朋友们需小心!
由于昆虫含有甲壳和贝壳类成分,海鲜过敏者可能对昆虫产生过敏反应。

图源:PEXELS
对此,农粮局也在官网进行了提醒,新加坡未来食品安全中心近日全面投入研究昆虫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是否引发过敏反应及其营养成分。
可怕却美味的昆虫,你会吃吗?
AY丨编辑
TX,HQ丨编审
SFA丨来源
SFA、Wiki、PEXELS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