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翻开2013年金马奖获奖名单,发现最佳剧情片得奖的《爸妈不在家》是新加坡拍的时,着实有些吃惊。
“金马奖竟然接受新加坡电影报名,新加坡能拍出华语电影最高奖得奖的电影?”是我脑间闪过的疑惑。

2013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
说起新加坡,不知道你是什么感觉。在我的印象中,它是一个与中国若即若离的国家。无法用喜欢或讨厌这种单纯的情感去对待它。
由于新加坡近四分之三的国民是华人,其文化受中华文化滋养和影响程度颇深,文艺作品自然也有一些反渗到中国。

1998年的《东游记》外景在九寨沟
笔者小时候就看过一部印象深刻的《东游记》,成年后又被一部叫《小娘惹》的新加坡电视剧吸引。在网上也发现比我稍长一些的80后对武侠片《莲花争霸》推崇备至。

《小娘惹》2008年

1993年的《莲花争霸》
其实不止这些,新加坡还有像范文芳、李铭顺版《神雕侠侣》,曹骏、罗海琼的《莲花童子哪吒》在中国电视上大规模播放并引起不错反响的电视剧。


《莲花童子哪吒》
这些电视剧中,演员与大陆地区演员说不上有多大不同但气质总有些说不上来的特点,他们的普通话也和我们的标准普通话不一样,说第一个词就能听出来,但故事情节和主旨内涵包括显露出来的文化倾向都与我们别无二致。
所以前述这些精良的作品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取得好口碑,一点也稀奇。
新加坡电视剧我看过不少,但电影一部也没看过,印象中只是听说过一部,叫《小孩不笨》。

这部电影据说是新加坡的骄傲
这是因为新加坡在亚洲四小龙中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是最小的,文化积淀也不丰厚,因而它文艺方面的产出也比不上韩国、台湾和香港。
新加坡电影至少对我来说,完全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拿下金马奖的它,而且是战胜《一代宗师》、《天注定》等力作的它,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
一个字,看!

影片中文名“爸妈不在家”起得有点意思。看之前,我会好奇“爸妈不在家,那肯定是孩子在家,孩子是一个人在家呢,还是有兄弟姐妹呢,他们在家又会发生什么呢?”
电影开始不久即给出了答案:爸妈工作很忙,白天都不在家,孩子除了上学都是菲佣陪着。

电影开头的家乐是个“熊孩子”
与类似遭遇的小孩差不多,主人公家乐一开始非常讨厌新来的阿姨,还设法捉弄她。
可是菲佣的表现却跳出了我的预期。
她搞清楚家乐的把戏后非但没有向女主人告状,反而直接跟小屁孩摊牌:“我是你们请的女佣,但不是给你欺负的!”

保姆泰莉简单朴素
开始不过十多分钟,这个女佣的形象就收买了屏幕前的我,她善良又坚强还很聪明。
电影在这一家四口的生活漫步中推进,我才发现家里的电视是显像管的,也不见有人用手机的原因是,他们生活在1998年。

婚前戒了烟的爸爸偷偷抽烟
结合电影里妈妈每天在办公室的工作不是在写辞退信就是在帮老板发辞退信,爸爸当推销员也干不下去最后当上了保安,邻居男主人从天台纵身一跃种种,我才猛然察觉——那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年岁。

就这样,在父亲辛苦工作但想方设法瞒着家里,母亲怀着孕还要操心一家大小的时候,小男孩家乐在学校还不省事,在课堂开小差,打伤同学,一度差点被开除。
虽然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顺利,但保姆泰莉却在其中润滑著这个家庭,她和家乐成为朋友,分担家乐父母的压力,当然她的作用很小。
家乐确确实实喜欢上了这个他曾经看不起的女佣,甚而有些依赖她。

外部世界的惨淡还是侵入这个家庭,他们负担不起保姆了。她得回菲律宾了。
这于年幼的家乐是不可接受的,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平时记录下的彩票号码。可惜,是概率也是现实让他最后的希望破灭。
最后,一家人到机场送别泰莉。电影在妈妈分娩出新生命的镜头中结束。

撇开电影故事本身这一家人尤其是家乐和保姆泰莉的深情不谈,本片有两个非常大的优点。
一是叙事的娓娓道来,不刻意也不矫揉造作。
主人公一家和保姆本身就是普通人,他们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是寻常的。电影给我的感觉恰好如此。
生活中有小意外,有小挫折,他们会笑会哭,但没有因为开心而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也没有因伤心而哭得撕心裂肺抱头不起。小人物不是政治家也不是演员,情绪开合并不大,这一家就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