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核心關注點,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入學,更是讓家長們操碎了心。
對於眾多外籍學生家長而言,能讓孩子順利進入新加坡政府小學接受優質教育,是他們的一大心愿。

而新加坡獨特的「小一直入」政策,為外籍學生提供了一個無需考試、僅憑申請材料就能進入政府小學的寶貴機會。
那麼,這個機會究竟如何把握?
01 小一免試直入
難得的入學機遇
在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中,外籍學生想要進入政府中小學並非易事。
然而,小學一年級卻是一個例外。這是唯一無需參加考試,僅憑藉申請材料就有機會進入政府小學的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一直入」。
不過,新加坡政府對外國學生在政府學校的比例有著明確限制,外國學生人數最多不得超過學校總學生人數的5%。
這就意味著,小一直入對於希望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的外籍學生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一旦成功申請,孩子就能進入政府學校,與本地學生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
但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家長們就需要讓孩子參加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國際學校統一入學考試(AEIS考試),這無疑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報名方式:新平台帶來新體驗
2025年小一註冊啟用了全新的平台,前5個階段的報名都需要通過教育部網站進行。
新的註冊平台要求使用SingPass登錄,所以還未註冊的家長們要提前行動起來,確保在註冊活動開始前完成註冊並使SingPass生效,以免耽誤孩子的報名。
申請流程:分階段有序進行
新加坡的小一直入報名每年分為3個大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適用人群。
第1階段
有直屬兄弟姐妹目前就讀於申請的學校。在這個階段申請的學生,學校會保證有名額,所以如果符合這一條件,入學的把握就比較大。
第2A階段
包含多種情況:一是父母曾經是該校的學生並註冊成為校友會成員;二是父母是學校的諮詢或者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三是父母是學校的工作人員;四是學生目前在所選學校的相關幼兒園。
第2B階段
有以下幾種情形:一是家長在小一入學前一年的7月1日之前成為小學家長志願者,並在小一入學當年的6月30日之前為學校提供至少40小時的志願服務;二是家長是該校所屬教會或會館的成員;三是家長被確認為活躍的社區領袖。
第2C階段
主要針對新加坡公民或取得永居資格的兒童,以及適齡且尚未在小學註冊的所有兒童。
第2Cs(補充)階段
同樣是針對新加坡公民或取得永居資格的兒童,適用於2C階段後尚未在小學註冊的兒童。
第3階段
國際學生在這個階段進行申請,競爭相當激烈。
無論國際學生持什麼准證,都只能在小一註冊的第3階段進行註冊。
02 國際學生注意
關鍵時間點與步驟
對於國際學生家長來說,一定要牢記關鍵的時間點和步驟。
5月30日上午9點至6月5日下午4:30,需要登錄教育部一年級專用網站,完成在線「意向書」表格的提交。
這個時間段只有一周,時間緊迫,家長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確保能按時提交申請。

錄取要點解析
不同准證情況的孩子,錄取情況也有所不同。
孩子持外國護照但擁有PR准證
這種情況下,孩子可以確保被政府學校錄取,入學相對有保障。
父母一方為PR,孩子持學生證
孩子同樣具備錄取資格,而且在小學前2年可以享受PR學費,2年後才轉為外國學生學費。
父母持EP,孩子持DP准證
這類孩子的錄取幾率較高,但為了保險起見,家長仍需準備備選方案。
孩子持學生證,家長持陪讀准證
這種情況下錄取幾率較低,建議家長考慮私立或國際學校,以增加孩子入學的可能性。
居住區域選擇建議
為了提高錄取幾率,在租房或購房時,建議選擇學校眾多且排名靠後的區域。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增加入學機會,二是孩子有可能被分配到家附近的學校,方便日常的學習和生活。
而熱門區域由於本地學生競爭激烈,外國學生想要保障入學就更加困難。
03 申請資料
準備齊全是關鍵
了解了小一直入的相關情況後,符合條件的家長們就要開始準備報名所需的材料了。

需要準備的信息包括孩子個人資料(基本資料、護照號、母語)、孩子護照號碼、孩子在新加坡的准證信息(如有)、孩子現在或將要居住的新加坡地址、孩子的哥哥姐姐的個人資料(在新加坡政府學校學習的)、新加坡手機號碼(選填)、有效的電子郵件以及父母雙方的個人資料(基本資料、職位、公司名稱)等。
只有將這些資料準備齊全,才能確保報名過程順利進行。

結語
新加坡的小一直入政策為外籍學生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入學途徑,雖然充滿挑戰,但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

家長們只要提前了解報名方式、申請流程、關鍵時間點、錄取要點、居住區域選擇和申請資料等方面的信息,並做好充分的準備,就有可能讓孩子順利開啟在新加坡的學習之旅。
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把握好這個機會,讓孩子在新加坡的教育舞台上綻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