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藝瑄第一次到國外騎行,就挑戰100公里路程。(馬藝瑄提供)
(新加坡訊)馬藝瑄9月中與一班騎行好友,包括音樂人李偲菘,到中國成都騎行樂。這是馬藝瑄第一次到國外騎行,就挑戰100公里路程,她與《聯合早報》分享此行收穫和樂趣,包括第一次看到無門廁所的反應。
馬藝瑄是在疫情期間開始騎腳踏車,她分享說,當時經一個朋友的介紹認識了李偲菘,對方是騎行發燒友,她剛好買了一輛腳踏車,就開始跟著李偲菘一起騎行。馬藝瑄說:「我和慧芳姐(洪慧芳)、秀環姐(陳秀環)、偲菘老師住得蠻靠近的,他們都有在騎行,我就跟著培養這個興趣。」

這趟成都騎行之旅,馬藝瑄收穫滿滿。(馬藝瑄提供)
馬藝瑄後來結識李偲菘的另一個騎行圈子,大夥兒給自己取了個團名「追風」。馬藝瑄說:「偲菘老師一個成都的朋友來新加坡時,提到成都這幾年流行騎『天府綠道』,就有了『追風』第一次出國騎行。」
馬藝瑄和20個騎行好友到了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境內的天府綠道,挑戰一段100公里的路程。馬藝瑄說:「我們用了大約6個小時完成。我在新加坡沒有騎過100公里,最長騎過60公里。9月中的成都很曬,但沒有新加坡這麼潮濕,氣溫介於27至29度。我們早上9點出發時還好,可是到了中午,太陽是直照,還好我做足防曬,戴了帽子和太陽眼鏡。」

馬藝瑄形容「天府綠道」風景怡人,騎行時天氣也很好。(馬藝瑄提供)
完成100公里後大腿僵硬
馬藝瑄形容沿途風景怡人,還看到向日葵,但有一段上坡路騎得比較辛苦。「我的腳踏車的一個檔壞了,是最常用的二檔,所以騎的時候比較吃力。完成100公里的路程後,我們好多人都大腿僵硬,晚上就去做腳部按摩,哈哈!」
提到難忘的體驗,馬藝瑄說,他們到一家餐館享用全羊宴,以為會看到有人在烤一整隻羊,但原來羊已經烤好並切片上桌。他們在一間廂房裡用餐,每人還有一個火鍋,馬藝瑄說:「可能因為不通風,廂房很悶,我和幾個團友覺得不舒服,就到戶外透透氣。我想上廁所,發現沒有門,結果我死憋,死都不上!」

馬藝瑄(左二)的騎行團友包括音樂人李偲菘(左一)。(馬藝瑄提供)
馬藝瑄笑說:「因為之前覺得不舒服,就一直喝水,所以其實有點急,但還是忍著。用餐後我們去看一個民俗演出,那裡的廁所有門,我才敢上。我去過中國幾次,聽說過沒有門的廁所,但沒有遇過,這是第一次。」
在普賢菩薩金像面前哭了
如廁後才可以舒服地觀賞演出,馬藝瑄說那場演出讓她印象深刻。「舞台設計讓人驚嘆,表演者還吊鋼絲,演出途中,觀眾席會打開變成一條道路,視覺效果很棒。講到汶川大地震時,椅子也會搖晃,真的好精彩。」
馬藝瑄在普賢菩薩金像面前湧上許多感觸,忍不住流淚。(馬藝瑄提供)
一行人也到了九寨溝、黃龍和峨眉山觀光,馬藝瑄在上峨眉山時,估計是坐了一個半小時如過山車般的巴士,又沒有帶護頸枕頭,一路上搖搖晃晃,導致脖子肌肉緊繃,結果隔天一早穿衣服時一個不小心就拉傷了脖子。她說還好有一名團友是推拿師傅,替她治療。
馬藝瑄難忘在峨眉山海拔3099米的主峰萬佛頂看到的普賢菩薩金像。「上山時,沿途起霧,可是到了山頂,天氣特別好,藍天白雲下,看到閃閃發光的菩薩金像,我突然感覺天上有一股能量傳遞下來,忍不住流淚。」
她感慨地說:「我當時的心情是,這趟旅程,我們雖然遇到一些小障礙,像是有團友高山反應,我弄傷脖子,如果我們沒有堅持,就不會來到這裡。兩年前我們都不認識,一場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也擴大了我的生活圈子,能和大家一起旅行,融洽相處,並一起堅持走到這裡,我很感恩。」

馬藝瑄形容九寨溝的美,是一輩子一定要來一次。(馬藝瑄提供)
圖/文:取自《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