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成立的投資5000萬新幣的 OpenBlue 創新中心位於國大肯特崗校區內,它將研究如何在新冠大流行之後的世界中設計智能建築。該中心將校園作為試驗基地,旨在將技術與學術結合起來,確保建築物安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
智慧建築科技企業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設立創新中心,於9月17日正式開幕。同時,該項目也收到了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資助和支持。

OpenBlue Innovation Centre
該創新中心將設置在設計與環境學院SDE4中,並安裝多種感應器,包括在通風系統裝置的感應器以監測空氣流量,以及利用家居上的感應器測量人們的警覺度等。同時,SDE4的其他設施包括3D掃描實驗室、綠色建築技術實驗室、NUS-CDL智能綠色家居和城市綠化實驗室也會加入該計劃。

江森自控的工程師將和國大研究人員合作,利用江森自控研發的 OpenBlue 數碼平台,收集和分析該中心內的各種數據,以更好地了解科技、室內環境和用戶舒適度之間關係,藉此改善室內空間各方面的設計。
此外,該中心與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微軟在內的合作夥伴一起率先使用一種共同的配置語言,將核心建築技術以及行為、健康和空間數據結合起來,開發解決方案,來滿足相連空間安全性和可持續性上的新要求。

「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江森自控合作了多個校園項目,因此我們很高興透過這些新措施擴展我們的夥伴關係,這些措施有利於我們建設智能、安全和可持續校園,」新加坡國立大學負責校園基礎設施的高級副校長楊國柔(Yong Kwet Yew) 教授表示,「有機會在國大校園測試江森自控的最新研究成果,並進行聯合研究,將有助於為我們的員工、教師和學生建立更智能、更健康和可持續的工作、教學和學習空間。」
2008年,國大校方與江森自控公司合作,在國大校園開始實施一個校園建築管理解決方案。2010年,在江森自控的幫助下,UTown獲得了綠色標誌地區獎,這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在相關領域的第一個獎項。在過去10年里,江森自控還引進了不同的技術,使其能夠實現20%的能源節約。在UTown引入的最新遠程維護能力在當前COVID-19大流行期間也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
該中心預計在接下來四年內僱傭100多名工作及研究人員,優先考慮國大的本科和研究生人才。此外,雙方亦有機會在教學和實習計劃方面進行合作。與江森自控建立夥伴關係的關鍵領域還包括在建築和城市環境領域的聯合研究和創新,特別是在數據分析、可持續性的運營以及人員和健康方面。

江森自控亞太區總裁梁偉超(Visal Leng)在推介會上指出,雖然有越來越多先進的建築管理科技,但絕大部分建築仍非常傳統,即便採用科技,不同系統之間也是獨立運作。如果能將它們連接起來,就能提高生產力。「以往這個領域比較注重能源管理帶來的價值,但當我們探討如何更好地妥善利用空間時,價值可以比能源管理高出10倍。如果進一步通過以人為本的方式探討建築管理解決方案,那得到的價值可能是100倍。」
國大設計與環境學院院長林棋波教授(Lam Khee Poh)也表示,全球將繼續面對不同的挑戰與威脅,比如氣候變化與人口老齡化,因此未來建築管理方案一定要足以應付這些情況。「江森自控OpenBlue創新中心給予了我們建造動態和彈性空間的新思路,更為建築環境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國大與江森自控的合作,相信也能進一步協助國大在2030年前達成「校園碳中和」的目標。新加坡當局希望鼓勵更多創新活動,並創造更完善的生態系統,協助企業在國內外發展具有全球性競爭力的產品與業務。
本文圖片來源於江森自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