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坐火車驢行,雖然比飛機慢,但卻有了沿途的風景。常年在新加坡生活,坐火車的機會不多,但也依然對火車有一份特別的感覺,到世界各地也經常選擇各式各樣的火車在當地旅行。
曾幾何時,在新加坡也能坐火車出行,那時新加坡境內的鐵路還是馬來西亞鐵路的一部分,火車站就設在丹戎巴葛,今天車站還在,車卻沒了。雖然那時鐵路已經貫穿新加坡延伸到南部海岸,但法律上整個軌道周圍的土地還屬於馬來西亞,造成了先辦入境再辦出境的奇葩手續問題並上升至國家主權問題,成為了兩國爭吵的熱點之一。

圖片:原有的新加坡鐵路
那時每天都有五六班開往馬來西亞的火車,用的是老式米軌,車速只有每小時四五十公里,要10個小時到才能到吉隆坡,而汽車只要四五個小時,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依然喜歡坐火車, 甚至還坐著火車去馬來西亞的國家公園感受了一把熱帶雨林的原始和嚴酷。記得我的一個師兄的太太被華為派到吉隆坡工作,他也每周五晚上風雨不改坐著火車從新加坡去看她。

圖片:吉隆坡中央火車站
如今鐵路土地糾紛已經解決,新加坡用市區的兩片土地的使用權換取了鐵路沿線的土地,並拆除了鐵軌,改造為健身綠道。從此以後要坐北上的火車必須先過邊境到柔佛了,而新加坡再次進入了沒有鐵路運輸的時代。
20世紀初日本和歐洲就已經大規模修建鐵路,今天的中國更是把鐵路技術應用到了極致。但在有5億人口的東南亞,現有的鐵路網絡依然十分落後。馬來西亞現任首相(也是前首相)馬哈蒂爾1995年提出了中南半島鐵路的計劃,連接中國和東南亞,起點是昆明,終點是新加坡,建成後從新加坡到昆明將耗時10小時。

圖片:新加坡-昆明鐵路路線圖
這個宏大計劃的最後一段就是新加坡到吉隆坡的高速鐵路,經過十多年規劃,2013年新馬兩國終於達成協議上馬這個項目,預期2026年完工,到時新加坡到吉隆坡的行程將會縮短到90分鐘。協議達成後新加坡舉國興奮不已,並很快作出了本國境內的土地預留和收購。
但人算不如天算,這時候又雙叒叕是這個馬哈蒂爾冒了出來。2018年,年過90的馬哈蒂爾居然重出江湖加入反對黨並再次當選馬來西亞總理。這位跟李光耀鬥嘴了一生的政治強人之前已經干過五屆首相,成為馬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並在完成第五個任期後於2003年退休,那時他已經年近80。當時誰也沒想到,這位老馬哥十多年後居然還能奇蹟般的重新回來。馬哈蒂爾復出上台之後很快以成本太高為由叫停了項目,雖然馬來西亞按合同支付了違約金,但新加坡的高鐵夢又變得遙遙無期了。
後來老馬哥似乎有些動搖,在減少預算,降低車速和推遲工期的前提下又決定繼續這一項目,新計劃預期完工時間推遲到2031年。時間上是晚了點,但至少又有盼頭了。
如果能把政治放到一邊,中南半島鐵路建成後將大大改變區域民眾的出行方式,火車旅行的概念也將更加普及。我們不妨憧憬下沿著這條鐵路有著多少人文自然美景等著去被發現:

馬六甲:鄭和下西洋,葡萄牙探險者,馬來古王朝的足跡

吉隆坡:雙峰塔依然高聳,但蔡瀾筆下茨廠街的美食更加讓人嚮往

檳城: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南洋古城, 咖啡和炒粿條

蘭卡威島和蘇梅島:讓人心曠神怡的碧海金沙

華欣:擁有泰王行宮的海濱文藝小城

曼谷:有一萬個理由來了又來的背包客聖地

琅勃拉邦:傳說中的千寺之城,寮國的文化首都(感謝阿杜提供照片)

西雙版納-普洱-昆明:七彩雲南,還需要再多說什麼呢?
除此之外,中南半島鐵路還有東線和西線,東線經過柬埔寨和越南,西線經過緬甸,如果建成,坐火車沿東線可以到達吳哥窟的寺廟, 順化的古街,寧平的山水,老街的梯田,碧色寨里中國最早的火車站... 西線因為政治經濟等原因實現難度較大,但其精彩程度卻毫不遜色於東線和中線,一路上包括了死亡鐵路(著名電影「桂河大橋」里描述了這段故事),蒲甘,曼德勒,大理等旅遊勝地,特別是中國境內段跨越了怒江,瀾滄江和高貢黎山,地勢險峻,一路風光無限。

柬埔寨吳哥窟

越南寧平

緬甸蒲甘

中國瀾滄江鐵路橋

中國大理
整個計劃帶給這個亞歐大陸最南端的小國太多的美好期盼,但在鐵路建好之前,大家只能祈禱馬國這位老男孩馬哈蒂爾別再出什麼新的想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