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最近在準備一個作業,需要找個人角色扮演做一段心理諮詢,錄音下來後將所說的對話逐字逐句地轉錄下來。這樣的目的也是讓自己可以更好地審視自己的詢問技巧以及採用的問題,有助於自身的提高。
於是前不久我就和同事錄了這麼一段。當時沒覺得太特別,就覺得同事似乎用了很多新加坡英文,轉錄的時候恐怕會很辛苦。一開始也的確如我所料,不知道要聽多少遍才明白說了啥,直到出現了下面的這段對話。

C是我,A代表的是虛擬來訪者,我問了她一個有關於如何可以幫助她更快樂的問題,於是就有了以上這段經典對話。短短8個詞,看起來是那麼的簡單,但其中傳達的意思卻很深遠,每行字都有些微小的意義差別。
先來看看這段對話,一位留學英國多年的妹子和一位在新加坡工作多年妹子的討論。

(公蝦米-閩南語「講什麼」的諧音)
兩人均對這段迷一般的對話表示了蒙圈,但紛紛表示自己看懂了。真的看懂了麼?
下面再來看一位蘇格蘭小朋友對這段對話的解讀——小朋友畢竟在新加坡待過兩個月,對於新加坡英語有了不錯的認識,他的解讀看起來可就專業多了。

「None leh」——「真的沒有」——說服的語氣,請相信我。
"None ah"——「真的沒有嗎?」——「真的嗎?你確定嗎?」
"None wah!」——(不耐煩)「當然,哎喲,為什麼你不相信我!」
新加坡英語(Singlish)多年演變下來,和動不動就長篇大論的英美英語相比,以其簡潔高效表達語義著稱,加上還融合吸收了一些福建話、馬來語等表達方式的直譯,往往讓初到新加坡的人聽不懂——不僅是從小學英語的我們,就連以英語為母語的西方人也經常表示聽不懂。
而且上面這段對話中的後綴詞也是新加坡英語的一大特色,同一個詞加上不同的後綴就能表達出千差萬別的意思。以下這張網絡圖能夠更完整地表現出不同後綴所反映出的各種潛台詞。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來訪者嘴裡說出的內容固然重要,但是那些沒有說出來的內容(unspoken contents),例如說語氣語調、說話的姿勢、不經意的小動作等等都可以幫助心理諮詢師更好地了解來訪者所想表達的真實想法。而在新加坡,竟然還包括了Singl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