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陣子,我們接待了很多美國華僑的移民諮詢。
部分是因為美國正在對以前尋求政治庇護的申請人(尤其是中國國籍申請人)重新審核,調查當時提交的資料是否有虛假,一旦查實,就有可能面對遣返的危險。
更多的諮詢者則是出於對美國生活的長期不滿。
其實歷年來移民美國之後不滿意,又轉而移民新加坡的人不在少數。
李連杰就曾輾轉美國,最後定居新加坡。
李連杰最終選擇新加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但和美國相比,新加坡還有很多絕對的優勢。
美國自由,但不安全。
自由和民主是美國最引以為傲的,許多人移民美國的初衷也是嚮往言論自由和政治自由。但是美國雖然自由,卻不安全。

尤其是最近十幾年,美國的槍擊案越來越多,夜晚敢放心出門的人也越來越少。
正如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所說,「新聞自由不是我們追求的唯一自由...民眾要的是一個女性和兒童,在夜間放心的走在街上的自由!」

新加坡是世界治安第一的國家。
美國體面,但不宜居。
移民美國拿綠卡,這是從上世紀80年代一直喊道如今的口號,美國綠卡幾乎已經成為精英人群的象徵。
新加坡移民雖然近幾年被明星政要富豪追捧,但仍然沒有美國移民來的名氣大。

但是,移民畢竟不是面子工程,在美國生活是否如意最終還是冷暖自知的事兒。
美國雖然體面,但卻遠遠不如新加坡更宜居。
這種宜居體現在很多方面。

1. 語言。
不管對孩子,對老人,亦或是對申請者本身來說,英語畢竟不是母語,在美國生活,第一個要克服的就是交流障礙。

而新加坡是典型的華人社會,華語也是新加坡的母語之一。在新加坡,交流完全不是問題。
2.飲食。
美國的餐飲業和中國有很大差距,中國人對吃的要求高,嘴也叼。雖然現在美國華人菜館很多,但畢竟不像國內那麼方便,也不會那麼正宗。

而且美國人習慣於分餐制,而中國人大多合餐;美國人喜歡一日多餐,而中國人傳統習慣一日三餐。
但是新加坡不同,新加坡有超過70%的華人,中國菜一直是新加坡主流菜系。可以說在飲食一方面,新加坡是全世界和中國最像的國家了。

3. 環境。
這一點更不用說,新加坡是全球知名的花園城市,綠化率高達50%,街道整潔、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交通便利,基礎設施發達,是世界上最宜居的環境。

綠卡不易,且不穩定。
申請美國綠卡的難度是很大的,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移民監」。
美國移民法規規定, 申請人必須在其送交入籍申請書的州居住至少3個月,且在遞交申請書之前在美國持續居住至少五年。
而且,即使申請成功,也還要求綠卡持有人需每半年登陸一次美國,或者說居民離境不能超過183天,否則將會被視為放棄美國作為其永久居住地。
但是新加坡是沒有明確的移民監限制的。

再有就是,新加坡的護照要比美國護照穩定的多。
例如這次重新核查申請資料屬於政策問題,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有下一個政策,又會做出什麼樣的規定。
但新加坡不會,新加坡也曾出現PR被吊銷的情況,但無一例外都是因為觸犯了新加坡法律,並不會朝令夕改重審PR。
所以,一般來說新加坡PR是萬無一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