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已公布,是QS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蟬聯全球第8名,斬獲亞洲第一。

新加坡大學表現
6月5日,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正式發布了2025QS 世界大學排名,是QS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排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蟬聯全球第8名,斬獲亞洲第一。
南洋理工大學再次回歸亞洲前三大學寶座,其排名從全球第26位躍升至15位,領先於清華大學。

NUS歷年排名,來源:QS官網
🔴本次排名Top5的大學分別是
麻省理工學院 (MIT) 連續 13 年穩居榜首。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躍升四位,位居第二。
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
劍橋大學位列第五。

全球前20高校,來源:QS官網
國大從第24到第8,用了10年啊
而且,在全球11名這個位置蓄勢待發5年了!去年進入前10!
⚠️注意2015至2016年的排名是因為QS官方改變了排名方法。
今年再次重演,國大維世界第八,亞洲第一排名不變。

排名算法
本年度共有來自105個高等教育系統的1503所大學上榜,這是QS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排名。
本次排名覆蓋來自106個高等教育體系的1500所大學,排名基於:
🔶1700萬篇研究論文
🔶1.76億次引用(不包括自引)
🔶190萬份學術回應
🔶66萬份僱主回應
🔶來自全球5600所院校的數據
🔶23萬個單獨的數據點
🔶175,798名學者和105,476名僱主的深度洞察
自 2024 年起,QS世界大學排名引入了三項新的指標。是唯一一份將就業能力和可持續性納入評價體系的排名。
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的方法保持不變。

具體排名占比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今年的綜合得分為93.7分,比去年高一分。

值得一提都是,國際師資比例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績。

來源:QS官網
中國內地高校排名表現
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共有71所中國內地高校上榜。其中,近一半(46%)的中國內地大學位列全球前500名。
中國內地高校在排名中的表現普遍提升。其中48所(68%)高校的排名較去年有所上升,而僅有16%的大學排名有所下降。
中國內地高等教育的研究能力增強戰略持續取得成功。在QS研究影響力衡量標準的「師均論文引用」指標中,全球前100的大學中有24所來自中國內地,其中6所更是進入全球前20。這一成就展示了中國內地大學在科研方面的強大實力。
上海交通大學在本次排名中重返全球前50,從去年的第51位上升到第45位。浙江大學則位列全球第47名,繼續保持其在世界頂尖大學中的地位。

全球亮點
🔷英國擁有比任何其他國家更多的頂尖大學,全球前五中占據三席,並在國際學生比例方面表現出色,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
🔷美國繼續在僱主和學術界享有良好聲譽。
🔷加拿大在可持續發展領域表現突出,多倫多大學位列全球前五之一。
🔷澳大利亞在亞太地區的國際研究網絡中名列前茅,前十名中占據九席,並且三所大學進入全球前二十。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亞洲唯一躋身全球前十的高校,排名第八。
🔷日本的高等教育體系面臨挑戰,63%的大學排名下降,延續了十年的下滑趨勢。

全球前100高校,來源:QS官網
總體而言,NUS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的上升,反映了其在學術、科研、國際化和就業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
有人評價「今年的QS排名進一步強調了全球高等教育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反映了各國在學術和科研上的持續進步。」

「隨著大學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規模擴大跨學科教學和研究的空間,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因此,成為批判性思考者和靈活學習者已經成為畢業生的第二天性,教師和研究人員攜手解決當今定義不清的世界問題。作為一所全球領先的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繼續在教育、研究、創新和企業方面不斷突破界限,挑戰學生的學習和遺忘能力,在適應性和韌性中成長,並發現超越自我的世界。」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說。
陳教授認為,國大的優異成績,全賴大學優秀教職員、學生及校友的共同努力。
「今年,最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可持續發展指標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這證明了我們通過教育、研究和校園運營的跨學科解決方案來塑造可持續未來的全校性方法。新加坡國立大學將繼續致力於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學術環境,激勵和推動每一個人的積極影響。」他補充道。

最後,面對即將來臨的高考,
小助手想對高考學子們說:
祝大家如嘗所願,高考順利,
金榜題名,未來前程似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