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新加坡小學入場大戰的開端,出生在2013年1月2日至2014年1月1日的孩子將在今天報名擇校,成功者才能在明年1月入讀新加坡的小學。
國內報名小學的流程比較簡單,拿著戶口本去對應學區的學校就行,所以「學區房」這個概念深入人心。

當然每個城市都會有一些家長們想方設法要把孩子送進去的學校,它們一般叫「實驗小學」或者「外國語小學」。
學費也比普通公辦小學貴,校服都很有質感,很多家長願意花些「擇校費」,讓孩子上更好的小學,贏在起跑線。
新加坡的小一入學則「相對公平」,沒有所謂的「擇校費」,但整個報名流程真可以用「拉鋸戰」形容,從今天7月3日起開始,直到10月31日才結束。

智選君一點一點為大家講解,整個報名流程一共分為三個階段,階段1、階段2A(1),2A(2),2B*,2C,2C(增設),3。
階段1:7月3日-4日
這一階段,只有新加坡人或者PR可以報名,且有直屬兄弟姐妹目前就讀於這所學校的孩子能報名,這一階段的報名成功率極高,當然遞交的申請也相對少。
公布時間:7月4日
階段2A(1):7月9日
依舊是新加坡人和PR only,且滿足:
1、父母曾經是該校的學生並在2018年6月30日之前註冊成為校友會成員;
2、父母是學校的諮詢或者管理委員會的成員。
公布時間:7月12日

階段2A(2):7月15日-16日
新加坡人和PR only:
1.父母或者哥哥姐姐曾經在要申請的學校就讀;
2.父母是學校的工作人員;
3.學生目前在所選學校的相關幼兒園。
公布時間:7月19日

階段2B*:7月22日-23日
新加坡人和PR only:
1、家長在2018年7月1日或之前曾參與該校的志願工作並在2019年6月30日以前志願工作時間達40小時或以上 ;
2、家長是該校所屬教會或會館的成員 ;
3、家長被確認為活躍的社區領袖。
到這時候,依舊有大批PR的孩子沒有選到心儀的學校,他們將和國際生一起參加階段五,而一些名校此時名額已經緊俏,需要抽籤了。
公布時間:7月26日
階段2C:7月29日-31日
新加坡人和PR only:
可在來年讀小一但未報讀小學的孩子。也可在2019年7月30日、7月31日、8月1日到學校報名。
公布時間:8月7日
階2C(增設):8月12日-14日
查漏補缺,報名時間為2019年8月12日上午9點-8月13日下午4點半;walk in 到學校報名:2019年8月13-8月14日。
到了這一階段任然沒有入學的孩子,可能會被教育部安排到名額空缺的學校。
公布時間:8月21日

階段3:10月1日-31日
終於,國際生可以提交申請啦!但需要在在2019年6月4日上午9點至2019年6月10日下午4點半,提交「意向申明表」)
10月31日前,將公布所有擇校結果,塵埃落定!明年一月帶著孩子去入學就好啦。
小一入學報名三大原則
新加坡小學報名採取【國民優先原則】+【學區制原則】+【校友原則】。
學區制原則
新加坡政府根據學生住家離學校的距離分為三個檔次:1公里以內,1-2公里之間,2公里之外,以此來決定其錄取順序。
另外,教育部還對家庭住址的居住期作出規定即申請人必須在報名時所在的家庭住址,至少住滿30個月。

校友原則
就是鼓勵參與學校事務,關注學校發展。如很多學校最初都是由教會或者宗鄉會館創辦的,所以對教會會員、宗鄉會館會員就有優先權。
而除了上一條所述需要住得近,申請人還得有報名學校的「校友」關係,即父母或哥哥姐姐曾經在該校就讀,才有優先報名的資格。有人戲說,新加坡的小學入學其實就是「世襲制」。
國民優先原則
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以及非居民差別對待。在每個階段,同等條件下,都是先由公民報名抽籤選取。如果還有空額才由永久居民抽籤選取。最後才是非永久居民的外國人。
除第五階段外,每一個階段都是公民優先原則,並且每一個階段都要為下一個階段預留20個學額。
AEIS考試
如果這幾階段過去,都沒能報名成功,孩子就需要參加政府中小學入學考試,也就是大名鼎鼎的AEIS考試,即 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的縮寫。
在每年的9月或10月舉行,通過的孩子才可以在第二年入學。只考英語和數學,但是考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小一的報名就格外重要,成了孩子唯一一次可以不參加AEIS就能入讀政府中小學的機會~
關於報名和AEIS考試的更多詳情,請參閱新加坡教育部官方網站:
https://www.moe.gov.sg/admissions/primary-one-registration/phases
祝大家都能拿到心儀學校的offer~

第五屆新加坡網絡教育展期間,申請Kaplan、莎瑞以及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可減免申請費。

更多信息,歡迎加智選君(zxzysg6)諮詢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