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不斷進步,物質、精神文明越來越發達,產業變得越來越知識密集型……
無論是相對落後的舊社會,還是自媒體肆虐的當下,知識對人的重要性一如既往。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高分低能」、「有知識沒文化」的也成了時代的產物,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是應試教育體制下的產物。
不過,PISA報告再次佐證了新加坡學生的優秀和新加坡教育體制的完善。

新加坡學生「國際化素養」第一
根據最新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顯示,新加坡中學生的國際化素養優越,即全球課題的掌握、跨文化溝通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在27個參與國家和地區當中排名第一。
在全球課題中,新加坡學生最熟悉的是「氣候變化與全球變暖」的氣候變化課題。
新加坡小學至初級學院的環境教育課程都側重哪些方面呢?
小學階段
對全球變暖和環境問題(如污染和砍伐森林)有基本了解,並通過社會知識課學習負責任使用資源的重要性。
中學階段
會進一步解釋碳循環和溫室氣體如何影響全球變暖。中學生也在地理課上探討氣候變化的影響。
初院學院
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學課皆幫助學生了解人類生活方式如何影響氣候變化,以及採取緊急行動減低影響的重要性。學生也在理解與寫作課上就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展開討論。
新加坡聚英小學的「生命學習計劃」(Learning for Life Program)為例,帶大家來深入了解環境教育都會學到哪些知識。
生命學習計劃 Learning for Life Program
該計劃不僅能幫助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為學生提供了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知識和構建理念的寶貴機會。
根據聚英小學的環境教育學習生活計劃(LLP),聚英小學致力於培養學生對他們所生活的世界的天生好奇心,並通過一系列課程培養對環境的持久欣賞和強有力的管理。在全校範圍內,特定級別或作為職責的擴大。
倍受關注的國際學生評估調查結果出來了,新加坡中學生的國際化素養在參與評估的27個國家和地區、總計25萬學生中排名第一。

25萬學生中包括6676名來自新加坡153所中學跟13所私立學校的學生。其中,新加坡本地學生有46%約3000人拿到國際化素養評估中最高的第四和第五等級,遠超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的平均水平(14%)。
這份調查報告的數據源自經合組織2018年進行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這也是PISA首次以國際化素養(Global Competency)作為評估項目。共有27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國際化素養認知評估。

國際化素養(Global Competency)
根據PISA公布的《國際化素養框架》,「國際化素養」主要考核4個方面的能力:
可以分析本土、國際和跨文化課題,考察學生對於世界的了解程度;
理解和領會他人觀點和世界觀,主要考察學生對文化差異之間的包容度;
能夠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且有效的互動,主要體現在溝通能力上;
願意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即看重人的奉獻精神。
這四個方面的能力,新加坡學生拿第一理所當然,這與新加坡的人文環境息息相關。
新加坡是個多種族社會,從小學生碰到的同學朋友,有可能講華語、馬來語、印度語等等,跟不同語言的人溝通或嘗試溝通,對新加坡學生來說應該是屬於生活技能了。

PISA測試結果簡單回顧
PISA全稱: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一個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籌劃的對全世界15歲學生學習水平的測試計劃,最早開始於2000年,每三年進行一次。該計劃旨在發展教育方法與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生學習評價項目之一。
PISA 2012測試結果:三個核心主題,新加坡都排在前三名。

PISA 2015測試結果於2016年12月6日公布,在72個國家總計約有540000名學生參加,新加坡在所有類別中排名第一。

PISA 2018於2019年12月3日舉行,共有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00名學生參與,其中中國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在所有類別中均表現最佳。大中國應試能力真不是蓋的,就是牛啊!新加坡也不輸其氣勢,位列第二。

除了三個核心主題領域,PISA還提供有關可選「創新」領域的信息。 PISA 2018的「創新」領域是「國際化素養」。總共66個教育系統管理了與「國際化素養」相關的問卷調查項目,其中27個系統也進行了「國際化素養」認知評估。
新加坡中學生的國際化素養在參與評估的27個國家和地區,總計25萬學生中排名第一!
圖源:OECD

新加坡教育制度與人才培養戰略
三年一度的PISA,新加坡的評估調查成績能保持前三名不變,不是靠突擊、應試能取得的,這與新加坡高度重視教育的結果,與新加坡教育制度與人才培養戰略分不開。
新加坡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家,擁有完整的教育制度、考試製度和獎勵制度。新加坡政府重視學校以外的職業培訓,各種基金組織和機構也為人才的培養提供資金援助,從而形成了新加坡的教育與人才培養機制。
新加坡的學校分為政府學校、獨立學校、特別輔助計劃學校和特殊學校。
新加坡政府的教育目標是為本國及海外學生提供均衡的教育,其教育制度秉承英國的教育模式,但又加以改革。它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在滿足學生求知需要的同時,也能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
新加坡的教育雖然不是完全的義務教育,但它為所有未成年人提供了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比較複雜,通過不同方式多次分流和篩選,因材施教,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
每個學齡兒童至少接受10年的學校教育,教育分為幼兒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前教育和大學教育等階段。

留學新加坡的優勢
這麼好的人文環境,您是否心動了呢,其實新加坡教育體制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只要是學校的學生,無論國籍,教育體制內都一視同仁。
留學新加坡的優勢:
新加坡治安穩定、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新加坡政府工作語言是英語,全民英語素質好,形成特殊的雙語環境,為中國學生提供了一個極其容易適應的語言環境。
由新加坡教育部註冊合格的語言或專業教師,加上現代化的教育設施,為留學生提供高水準的師資保證。
新加坡教育體制同世界接軌,獲得的文憑及學位國際認可。
新加坡的教育目標是為每一個人提供均衡的教育,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
新加坡的教育費用及生活費用相對歐洲來說要便宜30%。16歲以下的學生可以申請母親陪讀,母親在陪讀一年後可以合法打工。
具有高中及同級學歷以上者皆可申請入學的多通道入學方式,並且新加坡教育聯盟為主這些的優秀留學機構提供免中介費服務。
新加坡院校提供豐富的課程及學位,分別開設包括商業、電子、藝術、財會及文史等各類專業課程。
在新加坡就讀專業課程畢業後,和其他國家相比,就業機會高,發展空間廣闊。在新加坡工作半年以上就可以申請綠卡。
新加坡有一個非常大的華文補習市場,很多中國學生選擇新加坡補習華文或互教互學,以取得一些收入或藉以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
結語
新加坡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讓其享有「亞洲瑞士「之稱的榮譽。各大公司紛紛選擇新加坡,也正是看中了當地穩定的政治環境與值得信賴的政府。加之本地的華人文化和同在亞洲的地理優勢,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了新加坡作為國際化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