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為什麼要提高家族辦公室的資金門檻

2022年05月27日   •   7353次閱讀

按:4月11日下午,新加坡金管局(MAS)正式發布新加坡13O/13U家族辦公室計劃的申請要求的新政策。其中,將13O(原13R)的資金門檻正式調高至1000萬新幣(此前13O並無明確資金門檻,市場共識為500萬新幣),並且須在兩年寬限期內將資產管理規模增至2000萬新元。自2022年4月18日(含)起,所有遞交MAS的新申請都將以此要求為準。

雖然今年早些時候已經傳出新加坡單一家族辦公室的資金門檻會漲高,相信大家也有所心理準備。鑒於這兩天圈內的各種聲音,以及客戶對此提出的一些問題,本篇擬就此次新政的具體要求進行對比,並對此次更新背後深層次的邏輯關係進行解讀。

01 新加坡金管局為什麼要對項目要求進行更新?

金管局表示:「我們希望創造一個有利於建立家族辦公室的營運環境,以實現其不同的目標。這包括審查適用的法規、政策和激勵制度,以確保它們與該行業的發展保持一致。」、以及「隨著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生態系統的發展和成熟,我們力求提高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專業人士的專業水平,並加強對新加坡經濟的積極溢出效應。」

簡單來說,經過2-3年的摸索和建設,預估有幾百上千家的單一家族辦公室在新加坡設立。政府對整個家族辦公室以及服務於家族辦公室的生態圈,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

02 此次更新的內容有哪些?對於新申請的單一家族辦公室來說,最需要注意的點在哪裡?

首先,這次更新的內容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這個表:

03 資產管理規模(AUM)要求的增加對申請人的前期和後期的資金和投資規劃有什麼改變?

首先,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概念更新,資產管理規模AUM的定義,金管局會使用Net Asset Value 「NAV」 資產凈值,這樣如果在申請時計算資產管理規模的時候,需要減去其中的貸款部分。所以,假如家族辦公室基金的股東,希望在金融機構獲得融資以增大資產管理規模的話,融資的部分,在更新後的指導下將無法算入實際的資產管理規模。

同時,13O免稅計劃不僅有了明確的最低資產管理規模,並且有了兩年後翻倍的要求。這就對家族辦公室基金在申請時兩年內的現金類資產的規劃有了更高的要求。

04 新的13O免稅計劃,明確要求聘請兩個 「投資專家」 ,這個對於家族辦公室人員前期的規劃有什麼要求?

13O免稅計劃新增的對於投資專家僱傭人數的要求,希望大家不要理解為政府給予了新加坡工作簽證 「EP」 配額。而是新加坡金管局在提高資產管理規模要求的同時,希望單一家族辦公室(SFO)可以在投資人員的數量和專業性上面也同步的提高。

並且,我們相信,在申請時,對投資專家的學歷、專業和投資經驗上面也會有更嚴格的審核標準和要求。假如,家族成員無法滿足兩個投資專家的要求,那就需要聘請非家族成員作為投資專家,以滿足13O免稅計劃的要求。

另外,「投資專家」需要是新加坡稅務居民,這一點也需要注意。

05 為什麼新的13U免稅計劃下的投資專家,要增加至少需要僱傭一名非家族成員?

首先,「非家族成員」是指不屬於受益人(beneficial owner)家庭成員的個人。在更新前,我們看到的是多數13U免稅計劃下,家族辦公室全部僱傭家族成員作為「投資專家」,以便可以申請新加坡的工作簽證EP。而對於新政,我們可以理解為,金管局希望家族辦公室能夠僱傭更多的外部投資專家(可以是持有EP的外國人),如果是可以聘用新加坡本地的人才,那就更為理想。

以上這些問題,可能是當下申請人比較關心的,當然也不外乎有其他申請細節的問題,我們可以另外交流。

新加坡政府的關注點在哪裡?此次新政背後的邏輯關係是什麼?

其實,如果大家對新加坡移民移居類政策有所了解的話,不管是新加坡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的投資移民項目)、Entrepass(創業准證),還是普通運營公司的EP申請,在政府評估而言,圍繞的不外乎兩個重要的指標:

本地雇員

本地開銷

雖然,單一家族辦公室有了更高的資產管理規模AUM的要求,但是從邏輯上來說,依舊是為了支持以上兩個指標的增長,從而帶動新加坡本地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的活躍度,以及更為重要的經濟的多元化和穩定性。這在後疫情時期,經濟急需復甦的大環境下顯得尤為重要。

家族辦公室,我們認為作為富裕家族主管家族財富的投資型機構,一定要從整體的布局上滿足這一功能性 ——「投資」的需求。不論是結構上,還是人員安排方面。並且,在規划上,也可以延伸出不同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更新後的指導方針增加了全新的本地投資這一項,相信,新加坡本土的企業,尤其是持牌/註冊的資產管理公司會在這一段時期內受益。

雖然,門檻的提高會讓申請量變少(就如同GIP項目一樣),但是新加坡作為亞洲乃至全球的金融和財富管理中心,依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政府通過提升新加坡單一家族辦公室的准入標準,以吸引更高質量的申請人,並引導家族和從業者提高相應的水平,從而保持和鞏固自己在區域及全球的持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