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額計算】在新加坡如何招聘外籍員工?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4年03月23日   •   7萬次閱讀

加坡,一個國際化的「花園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籍人士前來工作、生活和經商。但你知道嗎?為了保持這裡的和諧發展,新加坡政府其實有個小秘密——那就是quota配額政策!簡單來說,就是用精細調控外籍人才數量的方法,來平衡經濟與社會需求。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探索新加坡quota政策的奧秘吧!

1 新加坡Quota政策的解析

為一個地理面積有限、人口資源緊張的國家,新加坡需要精細管理外籍人才的引進,以避免對本地就業市場造成過大壓力。此外,政府還會實時關注外籍人才在各個行業和職業的分布,以確保能夠滿足國家發展和各行業需求的同時,促進本國的經濟增長。

因此,新加坡政府頒布的「quota政策」中配額的具體數量,會根據各個行業的需求和新加坡國家的發展需要而定,並且也會受到國際形勢和經濟環境的影響。

此外,配額主要適用於持有工作準證(WP)和S准證(SP)的外籍員工,旨在鼓勵僱主優先考慮招聘本地勞動力,對於EP准證持有者,則不受配額影響。

2 不同行業的Quota配額

我們打開新加坡人力資源部MOM(以下簡稱MOM)的官網,可以查找到一個針對不同行業以及不同年份的quota計算頁面:

http://www.mom.gov.sg/passes-and-permits/work-permit-for-foreign-worker/foreign-worker-levy/calculate-foreign-worker-quota

在這個頁面上,我們會看到一些專有名詞。為了方便理解,讓我們先來對這些名詞,做一個簡單的解釋:

Local Employees:指全職工作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S Pass Holders:指僱主可僱傭SP准證的員工數量

PRC Work Permit Holders:指僱主可僱傭中華人民共和國WP准證的員工數量

NTS OL Work Permit Holders:指僱主可僱傭NTL OL WP准證的員工數量(其中NTS OL指印度、斯里蘭卡、泰國、孟加拉、緬甸、菲律賓。)

Malaysian/NAS Work Permit Holders:指僱主可僱傭馬來西亞或NAS WP准證的員工數量(其中NAS指中國台灣、中國澳門、中國香港和韓國)。

接下來,讓我們在官網中選擇不同的行業,逐一通過截圖的方式來為大家詳細講解!

01. 建築行業Construction

以建築行業為例,假設某建築業公司僱傭了6名本地員工,鍵入相應數據, 自動生成該公司可僱傭的SP持有者和WP持有者等數量如下圖所示:

02. 製造業 Manufacturing

以製造行業為例,假設某製造業公司僱傭了3名本地員工,鍵入相應數據, 自動生成該公司可僱傭的SP持有者,中華人民共和國WP持有者,馬來西亞或NAS WP准證持有者等數量如下圖所示:

03. 服務業 Services

以服務行業為例,假設某服務業公司僱傭了12名本地員工,鍵入相應數據, 自動生成該公司可僱傭的SP持有者,中華人民共和國WP持有者,NTL OL WP准證持有者,馬來西亞或NAS WP准證持有者等數量如下圖所示:

04. 海事造船業 Marine Shipyard

以海事造船行業行業為例,假設某海事造船業公司僱傭了1名本地員工,鍵入相應數據, 自動生成該公司可僱傭的SP持有者,WP持有者等數量如下圖所示:

05. 加工業 Process

以加工行業行業為例,假設某加工業公司僱傭了6名本地員工,鍵入相應數據, 自動生成該公司可僱傭的SP持有者,WP持有者等數量如下圖所示:

3 配額與外勞稅

新加坡,企業僱傭的外籍勞工數量不僅受到配額的限制,還會受到外勞稅的制約。外勞稅(The foreign worker levy),簡稱Levy,指僱主需要為企業所僱傭的外籍勞工,每月按時繳納的稅款,繳納期限至該員工的准證被取消或者過期為止。

外勞稅的稅率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MOM會根據經濟形勢而進行調整,比如最近的一次調整,就是MOM針對S准證從2025年起實行的新規(如下圖所示):

此外,外勞稅的稅率也會受到行業的影響,不同行業的稅率不同,且呈階梯式分布。簡單來說,當一家公司雇用的外籍員工越多,那麼,它需要繳納的勞工稅就越高。下圖是在MOM官網上,可查詢到的不同行業的配額,以及勞工稅和稅率的規定(2024年1月最新版):

4 配額的計算方式:公積金CPF

加坡MOM會通過檢查公司的CPF(中央公積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 )帳戶的方式,來核定本地員工數量,基於此來決定企業可雇用的外籍勞動力配額。

由於本地員工人數可能會有波動,所以MOM會以企業CPF帳戶中超過3個月的公積金平均值作為核算基準。配額通常每月更新2次,1次在月初,1次在月中(15號左右),基於過去3個月的CPF平均繳費情況來調整。如果僱主在每月15日前提交CPF繳費,該筆費用會計入下月的配額核算中。例如,2月15日前繳納的CPF將用於3月配額的計算。因此,有的公司為了確保配額計算的準確,會選擇在2月15日之前預先繳納CPF,這樣可以確保在3月初收到新的配額信息。反之,如果CPF繳納延遲,該次繳費就不會被計算進外籍員工的配額內,即便後續補繳並繳納了罰款。

一旦企業的雇用數超過了配額,對於工作準證(WP)和S准證(SP)的新申請和續簽便會遭拒。如果企業持續超出配額,那麼,之前已審批通過的准證也會面臨被取消的風險。如果1名本地員工的CPF來自3個或更多僱主,那麼該員工將不被計入配額;但如果這名員工同時擁有全職和兼職工作,則不會受到影響。

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們以一家川菜館為例子,川菜館屬於服務業,需要招聘廚師和服務員。由於配額制度的限制,對於僱主來說,他們可能會優先選擇馬來西亞或NAS的員工以便更容易獲得准證。甚至於,有些僱主會為了避開勞工稅和CPF的負擔,而選擇申請難度較大的EP准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