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

2020年11月24日   •   4萬次閱讀

簡介

新加坡國立大學(國大)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在國際框架下推展高深優質的教育與科研之際,突出展現亞洲視角和優勢。

國大共有17所學院,分布在新加坡肯特崗、武吉知馬和歐南3大校區,提供跨學科跨院系的廣泛課程, 在全球設有12所海外學院。國大的轉化型教育包括:交換生計劃,國大海外學院所提供的企業實習項目,與世界部分頂尖大學聯辦的聯合學位及雙學位計劃等,為學生提供機會與挑戰,發掘自我潛能。

寄宿生活亦為大學生涯學習體驗的重要一環,為此,國大積極推展文化、藝術、體育活動,為寄宿生活注入活力與色彩。來自100個國家與地區近40,000名學生,同時帶來了其他社會文化的多元視角,豐富且深化了國大社群的生命力。此外,國大還努力營造利於創新的環境氛圍,促進校內社群創新企業的發展。

國大在科研方面也採取跨領域整合式方針,與業界、政府和學界均建立夥伴關係,研究探討與亞洲乃至世界相關的重大且複雜的課題。

國大各科系院校、29所大學層級的研究與中心,以及卓越研究中心,匯聚了實力強大的研究團隊,就能源、環境和城市可持續性、亞洲社會疾病治療與防範、活躍老齡、先進材料、金融體系之風險管理與回彈等切合適宜的重大課題進行研究。

國大研究工作最新的焦點是,如何善用數據科學、運籌學及網絡安全,為國家實現智慧國願景提供支援。

國大積極參與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以及研究型大學國際聯盟等國際學術研究網絡的活動。這些全球化網絡構建工作,有助於增強國大與國際知名大學的夥伴關係。

歷史成就發展

198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新加坡國立大學法令》,讓新加坡大學與南洋大學合併,成立新加坡國立大學(簡稱國大)。時任教育部長的陳慶炎博士受委為國大首任校長。肯特崗宿舍及萊佛士宿舍啟用。

1981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合作,創建了系統科學院(Institute of Systems Science)。

新加坡國立大學

1982年,新加坡國立大學融合了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兩所大學校徽的特點,設計並啟用全新盾徽。

1988年,婦產科學系利用「顯微精子轉移受精」 (Micro-Insemination Sperm Transfer)技術,完成了全球首個顯微注射受孕成功案例。這項技術可協助精子數量極少的男士解決不育問題。

1989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同設立於新加坡科學園的兩台超級電腦之一聯繫起來。

1991年,國大光纖網絡NUSNET於4月11日正式啟用。NUSNET採用了亞太地區覆蓋範圍最廣的先進校園網絡,通過網際網路與世界約3000所教育研究機構連線。

1992年,採用一種影音雙向通訊網絡科技,國大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行了一堂遠程授課,創本區域大專院校之先例。

1994年,系統科學院獲選為日本「真實世界計算」(Real World Computing)組織的合作夥伴。

1996年7月,國大推出「才能發展計劃」(「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me」)。

1997年,國大舉行首屆教職員頒獎典禮,頒發三大類別獎項,包括:「卓越教學獎」、「傑出研究員獎」及「員工成就獎」,分別對教學、科研、服務三方面表現優越的教職員給予表彰。

1998年,「預科試點計劃」(Pilot Preparation Programme)推出,協助國大生做好準備,到非英語系歐洲國家交流實習。國大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合作建立影像處理與應用聯合實驗室(Image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Laboratory)。這所實驗室屬雙方研發協作計劃下開展的項目,設於國大,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醫學應用中視頻數據及3D影像的索引與檢索。

1999年,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學術聯盟(Singapore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liance)首屆全時間研究生課程與研究計劃同在7月推出,提供的學位包括先進材料理學碩士、工程系統高性能計算理學碩士、工程學碩士及哲學博士。

2001年,國大博學計劃推出。這項計劃分別從文學暨社會科學院、商學院、計算機學院、設計與環境學院、工程學院和理學院等各大學院遴選最傑出的資優生,為他們提供一個可激發求知慾並最大限度發揮潛能的環境,讓他們集中學習。

2002年,國大宣布新願景新使命:國大將秉承「發展知識、鼓勵創新,教育學生、培育英才,服務國家、回報社會」這一使命,實現「躋身全球知識企業之列,使教育、研究、創業,協同發展」這一願景;以期在一個知識推進、飛速創新的全球經濟體,更好地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

2004年,國大在智利舉行的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常年校長大會上,獲推選連任主席,在新的兩年任期內繼續領導這個由36所頂尖研究型大學組成的聯盟。

2005年,國大同亞、澳、歐、美四大洲的9所頂尖研究型大學簽署協議,成立研究型大學國際聯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IARU)。

2005年6月,國大主辦了第9屆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校長級年會。

2006年,國大與上海復旦大學及韓國高麗大學合作,共同成立了「上海、首爾、新加坡大學聯盟」(取三座城市英文名,簡稱「S3大學聯盟」)。

2008年1月31日,大學城(University Town)奠基儀式在原沃倫高爾夫球場舉行,由李顯龍總理親臨主持。國大與歐洲宇航防務與航天集團(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Company – EADS)簽署科研承包框架協議(Contract Research Framework Agreement)。

2009年,國大校長陳祝全教授宣示國大的新願景、新使命:國大將秉持著「立足亞洲、放眼世界、影響未來的世界級頂尖大學」之願景,立志成為一所受認可為足以影響亞洲未來走勢的權威學府。

2010年,國大在中國開設第一所研究院—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

2012年,國大和淡馬錫基金會聯合推出"淡馬錫基金會—國大大學領袖計劃"(TF-NUS Programme for Leadership in University Management )。

2018年,國大和日本名古屋大學締結全校級學術交流協議。

2020年4月2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國際大學氣候聯盟一員。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6月,學校有教學人員2374人,研究人員3176人,行政與專業人員2668人,其他員工2364人。

著名教授(部分)

姓名

備註

洪明輝

美國光學學會院士、國際光學工就程學會院士

沈佐偉

新加坡科學院院士、陳振傳百年紀念教授

鄭永年

國際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倪亦靖

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生產工程科學院院士、美國製造工程師協會院士

趙修松

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科技中心納米光子技術首席科學家、國際介孔材料協會秘書長

備註:以上為部分師資

院系概況

根據2015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6所學院,包括一所音樂學院,開辦60個本科專業;另有七所海外學院,分布於中國上海及北京、以色列、印度、瑞典斯德哥爾摩、美國矽谷及生物谷等全球多個主要創業中心。

院系專業

教學系部

專業名稱

文學暨社會科學院

漢語

漢學研究

傳播及新媒體

經濟

英語

英文文學

歐洲研究

地理

歷史

日本研究

馬來社會文化研究

哲學

政治學

心理學

社會工作學

社會學

南亞研究

東南亞研究

戲劇研究

國大商學院

商業管理

商業管理(會計)

計算機/電腦學院

傳播及新媒體

計算生物學

電腦工程

電腦科學

電子商務

資訊系統

牙科學院

牙科學

設計與環境學院

建築

工業設計

項目與設施管理

房地產

工程學院

工程(學習一年後分專業)

生物工程

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

土木工程

電腦工程

電機工程

工程與技術管理

工程科學

環境工程

工業與系統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機械工程

法學院

法律

楊潞齡醫學院

醫學

護理學

楊秀桃音樂學院

表演(管弦樂器 / 鋼琴)

創作

理學院

應用化學

應用數學

化學

計算生物學

食品科學與技術

生命科學

數學

藥劑學

物理

定量金融

統計學

國大博學計劃

-

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

-

蘇瑞福公共健康學院

-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

-

國大持續教育與終身教育學院

-

辦學模式

新加坡國立大學

根據2015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3個國大教學中心(教學與學習發展中心、英文交流教學中心、系統科學院 )。此外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學語言是英文,並採用英美式的通才教育,學生第一年被分到各個所屬學院接收公共課基礎教育,第二年以後才根據自身愛好和特長劃分專業;採用了學分制和投標選課制,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選課搭配的指導;採用了英式的5分制和榮譽學位制,根據學生的綜合累積分(CAP)授予不同等級的本科學位。除了工科,醫科等少數專業外,本科階段學制一般為三年,成績優秀的可以加讀一年以獲得榮譽學位,本科學位分為一等榮譽,二等甲級榮譽,二等乙級榮譽,三等榮譽,及格等,學校鼓勵學生在本科三年級參加實習或交換生計劃,為與以後就業或深造打下基礎。研究生和博士生通常有兩個導師,一個在所屬院系,一個在相關的研究所甚至私人企業。除了學習和科研外,學校還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例如,社團、義工、興趣小組等。在新加坡,優秀的榮譽學位通常與更高的就業起薪掛鉤,課外活動積分(CCA Point)的高低,和課業表現同為僱主招聘時的參考標準。

學科建設

根據2015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4個研究生院(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國大綜合科學及工程研究生院、杜克-國大醫學研究生院、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此外工程、政治經濟、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等領域為該校的優勢學科領域。

2018年11月,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2018年全球大 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行榜,位居世界第10。

2019年11月27日,2020QS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第1位。

2020年6月3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20年亞洲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列第三。

2020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最新2020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排名36名

555

2025THE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新加坡國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2024年新加坡大學排名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閱讀
一個陪讀爸爸眼中真實新加坡教育(小學篇)
2025年05月01日   •   2736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中學網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394次閱讀
2025新加坡留學生租房全解析:數據與細節中的安心之道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美國議員提案禁中國留學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贏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閱讀
原來校區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這座國際學校!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亞洲翹楚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閱讀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5月03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小一入學政策洗牌,PR學額縮減,國際生「地獄難度」,快來get通關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368次閱讀
新加坡競賽全解析:助力孩子攀登學術與創新高峰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閱讀
超1800人學簽突遭吊銷:留美中國學生的生存指南與未來抉擇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驚!2025新加坡KET考試大變革,國際學生留學之路危機四伏!
2025年04月29日   •   1026次閱讀
撕開新加坡私校真面目:PSB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2025英新港聯申實戰手冊:避開內卷,用數據找到最優路徑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布萊頓國際學校申請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
人人都想去的新加坡公立大學到底有什麼魅力?如何申請?
2025年05月05日   •   855次閱讀
中國學生專屬碩博連讀全額獎學金!通往新加坡名校的黃金跳板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ERC學院 新加坡初中學歷起點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2025新加坡公立大學本科指南:通往亞洲頂尖學府的黃金通道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閱讀
一人一個真實吃過的新加坡留學紅利
2025年05月03日   •   855次閱讀
免考AEIS但可以進入新加坡政府學校?三育中小學正在招生中!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中國高考倒計時!選對留學路徑成功逆襲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