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會館借力新科大
推動屬下六校科學教育
新加坡商界翹楚陳精毅近日首次以福建會館會長的身份主持新春團拜,並在致辭時宣布福建會館將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新科大,SUTD)簽署一項合作協議:
在合作計劃下,福建會館屬下的六所學校和文化學院,將同SUTD共同制定課程,幫助學校與時俱進,掌握最新的創新科技;
SUTD也將同福建基金合作,為傑出和有需要的大學生提供更多支持。
陳精毅會長表示,福建會館向來重視教育以及先進理念和知識的教導,屬校早期就設有科學實驗室並配有各種先進儀器,顯示會館先賢早就意識到並努力推動科學教育。
2012年,會館通過福建基金捐了300萬元給當時成立的新科大,並自2013年開始與新科大合作頒發「福建基金—新科大獎學金」,至今已有41名學生受惠。陳精毅相信這項新合作象徵雙方對未來教育的承諾,以及會館與時俱進、承前啟後,為下一代努力的決心。
SUTD校長張道昌教授說:「這將成為雙方合作的新里程碑,雙方共同發展有意義的計劃,激發學生對於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的興趣,尤其是在科技、設計與創新方面。」
同樣出席活動的貿工部長陳振聲則希望未來可以看到更多大專學府和學校與社團合作,共同激發年輕一代對新科技的認識。

隨著國際局勢的不斷變化,新加坡的國家發展戰略也在不斷調整:貿易樞紐的商業模式更高層次的技術、資金樞紐——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由此誕生,是繼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後,新加坡的第四所國立大學。
走進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科技與設計:如何理解SUTD
SUTD看似是一個以理工學科背景的大學,課程設置實則融入了很多人文、管理學內容,更卓著培養的是擁有過硬科學技術背景的管理人才,希望未來新加坡的企業有能力將西方最尖端的科學技術引入亞洲,而將亞洲大量的富餘資本輸出到全球。
————SUTD相比傳統本科大學更偏向於專業化的方向。
沒有專業也沒學院?
沒有學系也沒學院,SUTD是目前全世界高等教育中,對整體體製做系統變革的最大嘗試。

高等教育可以有怎樣的體制內改變?
SUTD於籌劃開始,便直接與MIT進行合作規劃,一所完全由零開始打造的高等教育體制,整個學校以培育未來的科技領導者和發明者為目標。設定的學生數不超過5000人,師生比設定為1:11。
以學制來說,SUTD沒有專業也沒學院,全校師生分成四大主軸(Pillar)。
————全校有一致的目標是很重要的。
即使分成四個主軸,也要一起開會!
因此即使分成四個主軸,各主軸在聘僱老師的時候,也要一起開會。讓大家都知道新來的老師對於各主軸的幫助;也讓不同主軸的老師辦公室混雜,讓老師們自然而然的在同一個環境中共同討論。

在大學四年中,學生有五個維度的設計專題:
第一個維度是單一課程的專題;
第二維度是同一主軸的專題;
第三個維度是橫跨主軸的專題;
第四個維度是和產業界互相合作的實際專題;
第五個維度是課外活動的專題。
貫徹科技與設計精髓:SUTD取得的成績
調查顯示:整體就業率已超過90%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管理大學去年的畢業生,約89.5%在畢業半年內找到工作。對比之下,SUTD整體就業率略低幾個百分點。
不過SUTD校長張道昌教授指出,參與調查的新科大畢業生,人數比其他大學少,部分學生畢業後創業,也有少數人選擇先騰出個「空檔年」(gap year)。
————「進行調查時,畢業生就業率已達85%,令人鼓舞。我們自己的調查顯示,整體就業率如今已超過90%。」

今年畢業生就業率再升15%
SUTD本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顯著提高,其中約64%已找到工作,25%畢業生獲得先前實習的公司提供的就業機會,比率比上屆多15個百分點。
畢業生投身的三大領域是資訊通信、金融與保險,以及公共行政與國防。約25%畢業生獲得先前實習的公司提供的就業機會。
提供實習公司,從110家激增至700家
教育部王乙康部長也肯定SUTD的表現。他指出,SUTD收到的入學申請從2013年的2144份增加六成至今年的3503份。所獲的研究資金也從8200萬元增加到3億元。提供實習的公司從110家激增到7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