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一直很強烈,他們會傾盡所有為子女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根據中國教育部數據,1997-2016年,自費出國留學的人數直線上升。不但如此,「留學早鳥」的概念也逐漸深入人心,一些父母從幼兒園、小學起就已經把子女送到國外留學。

數據來源:教育部統計數據
新加坡也因雙語教育、安全宜居、及優越的陪讀政策等,成為頗具優勢的熱門留學目的地。
1
政府扶植
2017年8月20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群眾大會上強調,將「提升學前教育、培育國家棟樑」放在重中之重。

第一,增加撥款和學額。未來五年,新加坡政府將對學前教育領域的撥款增加一倍,在2022年達17億元;增加4萬個學額,達20萬個。

與此同時,政府還將極力確保學前教育的學費是所有家長都能負擔得起的。

其次,加強師資培訓,以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個專業。新加坡政府將設立類似國立教育學院的中央學院,集中現有課程,並提供一系列專業文憑和證書課程。

2
雙語壞境
新加坡華人占到總人口70%左右,英文是第一官方語言,華文是不能割捨掉的母語,這無疑是留學市場中家長的強心劑。

信息來源於 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 2017
新加坡嚴格奉行雙語政策,李總理還曾幽默地強調這一政策的必要性。「學生要跟老師請教時,本來要說『我要問一問老師』,可能會說成『我要聞一聞老師』,甚至『我要吻一吻老師』,那就不妙了。所以,學習準確的發音必須從小開始。」

小留學生離開家鄉,在英文環境中成長,也不忘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妥妥實現完美過渡。
3
陪讀政策
與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這幾大留學熱門地來說,新加坡是唯一一個有專門發放陪讀簽證和允許陪讀家長打工的國家。
新加坡陪讀政策
新加坡允許低齡學生的媽媽、奶奶或外婆(其中一人)辦理陪讀簽證,直至學生年滿18周歲。
孩子來新加坡讀書的第一年,陪讀家長是不允許打工的,這就需要家庭準備足夠的生活費來。從第二年開始,可以打工。因為華人眾多,沒有英語基礎的人,溝通交流也不會有障礙。

信息來源於新加坡移民廳
美國:探親或旅遊簽證
孩子在美國讀中學,如果家長想去陪讀或看望孩子,可以申請探親簽證或旅遊簽證。探親簽證有效期為一年,可多次往返,每次的有效期在1-6個月之間,具體滯留多久則取決于海關。

加拿大:訪問簽證
從嚴格意義上講,加拿大沒有留學陪讀簽證,但可以辦訪問簽證。時間視各人的具體情況和資產情況而定,一般為2-10年的多次往返簽證,每次入境可以滯留多久則取決于海關。

歐洲:可申請訪問簽證
英國沒有專門針對父母陪讀的簽證,如果家長確實希望陪孩子一段時間,可以申請訪問簽證。此外,德國、法國等國家也沒有明確的陪讀簽證種類,但家長和親屬可以通過申請訪問簽證到國外陪讀,期限一般為3個月到半年不等。

澳大利亞:可陪讀,不可打工
根據澳大利亞的政策,如果孩子未滿18歲,父母或監護人可以申請590簽證(學生監護人簽證)去陪讀,有效期到孩子年滿18歲為止。陪讀人在澳期間,不能參加超過3個月以上的學習,也不能打工。


信息來源於澳大利亞移民局
4
小班教學
根據新加坡2017年教育數據,新加坡中小學的學生和老師比例,從2011年以來一路走低。這也就意味著,每個老師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到每個學生。

信息來源於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 2017
5
安全宜居
在《經濟學人》公布的全球城市安全指數報告中,新加坡位居第二!安全到用錢包占座!

信息來源於《經濟學人》
在今年新公布的全球城市宜居指數報告中,新加坡位居亞洲前三。花園城市稱號可不是亂講,走幾條路就遇見片森林。

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