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加坡的教育
亞洲第一可不是空穴來風
尤其是在幼兒小學時期
雙語教育+精英模式成功讓孩子贏在了起跑線
不過,就在最近
新加坡教育迎來了一次重大改革!
這可是近50年來新加坡教育史上最大的變革
只能說「有人歡喜有人憂」

應教育部公布的消息來看
主要有以下兩則:
1
將取消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度
新加坡的中學分流制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快慢班」。將學生進行一輪輪的分流和篩選,最後只留下最優秀。

其實這就是優勝劣汰的規則,對於本來就優秀又努力的學生,是公平的。而一些努力了但不夠聰明,成績提不上去的學生來說,確實很無奈。
而且普通班的學生還會被快捷班的「嘲笑」。這樣的差距,容易促使快捷班的學生「高傲、瞧不起人」的性格,同時也會讓普通班的學生更「自卑」。

不過,中學分流制度到2024年開始,就會被取消!新加坡的政府中學將全面推行科目編班(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不再分快慢班,所有人都是讀四年畢業!
掐指一算,今年剛上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將是首批受影響的學生~

「統一的中學教育,多元的科目編班」,是新加坡教育未來的目標。所謂科目編班,是讓學生根據自己能力,修讀不同的科目級別。
數學、英語、母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文學等每門課的難度將從低到高分為三個級別:
General 1(G1)< General 2(G2)< General 3(G3)
G1G2G3就相當於目前的普通工藝普通學術快捷源流科目
學生進入中學時,所修讀的科目級別取決於小六會考成績。
不過之後可以憑藉校內考試成績,修讀更高級別的科目。

這樣均衡的學習環境,有助於不同程度的學生之間的交流,既不影響精英們的學習,又給了普通學子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1
將取消中考O水準和N水準
教育部將從2027年起,把舉辦了近50年的N水準和O水準會考,整合為統一的全國考試。之後在學生的成績單上就會列出學生所報考的科目和級別(G1/G2/G3)。
算一算,首批參加新考試的,是2024年入讀中學一年級的學生~

說到N水準,其實就相當於中國的會考。
政府中學分快板和普通班,快班比普通班少上一年(中五),而且普通班在中四階段時要多考一門N水準,才能上中五。也就是說,N水準是專門給普通班學生準備的。

而O水準,就相當於中國的中考。
政府中學學生畢業時,都要參加O水準考試。考試成績可以申請初級學院、理工學院、工藝教育學院;也可以申請大英國協國家的初級學院或大學預備班。所以,一份O水準成績單,含金量是非常重的。

不過,到2027年,這些都沒有啦,就變成了跟中國一樣的全國統一考試!
對於新的政策,家長們對此的看法也眾說紛紜,有人覺得這是好事,但又有人覺得做這些意義不大。

家長A
分流制度確實該改改了,對成績差的學生打擊不少,多多少少會影響他們的性格。
這對於我們一直在快班的孩子,很不公平啊,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一切都是正常的,好吧

家長B

家長C
治標不治本,其實意義真不大...最後還是靠成績說話,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罷了。
這當然是好事啊,教育本來就應該公平,搞什麼快慢班,這對孩子本來就是不好的示範。

家長D

家長E
其實分流制度很像現在的社會,自己弱就努力,才能改變現狀。孩子們以後就會明白這個道理...還是保持中立,不做評價吧
......
所以,你對新政策有什麼看法呢?
一起來留言區討論討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