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的教育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其動手和實踐能力,因此,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將孩子送到新加坡留學。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
SkillsFuture運動的核心是激情。「
教育部長王乙康在新加坡國際技術和職業教育培訓會議上說。
要獲得未來所需的技能,需要超越學歷,新加坡人將需要知識和技能才能茁壯成長。
--新加坡教育部長 王乙康
技能超越學歷的這種想法支撐了近年來新加坡教育領域的根本變化——成年人技能的提高,基於能力的入學,甚至對考試的重視程度的降低。
教育部長王乙康表示,新的方向是為了防止「電腦和機器人在未來取代新加坡人」。
王乙康表示,他正在把各個方面聯繫起來。他詳細闡述了技能未來運動(於2015年發起)是如何跨越學校、高等教育和成人學習領域的,並正在改變對未來的準備。

「技能未來運動不只是促進職業或技術工作,」他在三年一度的新加坡國際技術和職業教育培訓會議上表示。相反,這是在告訴新加坡人,他們必須超越學歷水平,在技能上有所提高。
他說,這是因為認知能力和技能之間的界限已經模糊。就連學術界人士現在也需要一些技能來發揮研究影響,而工匠們必須將其工作背後的科學內化。
王乙康表示:「這不是一種傳統的雙軌制,包括學術道路和職業道路,而是一種多徑制。」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意味著,高等學府已經成為終身的資源,在教育年輕人的同時,也幫助成年人提高他們的技能。
到目前為止,在260萬符合條件的新加坡人中,約有37萬人已經用他們未來的技能學分參加了培訓課程。

從2015年到2017年,成人學習者的培訓總時間從2650萬小時增加到4100萬小時,增長了55%。

在同一時期內,駐地勞動力的培訓參與率從35%增加到48%。
王乙康表示:「技能未來運動的核心是激情。」「強烈的個人慾望,想要把某件事做得很好,有足夠的動力驅使某人學習和磨練一門手藝。」
他說,這種熱情必須從小培養起來。這就是為什麼學校開始分階段減少考試,以便有更多的時間學習。
教育部部長:
這種熱情必須從小培養起來。這就是為什麼學校開始分階段減少考試,以便有更多的時間學習。
我們的教育體系需要關注基礎知識,比如價值觀、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
以一種激發我們年輕人好奇心和好奇心的方式來傳授經驗,讓他們的眼睛亮起來。「因此,學校是技能、未來和終身學習的基礎。
為了優先考慮那些對某一學科有熱情的人,理工學院在2016年引入了「早期入學練習」(EAE),允許學生在參加資格期末考試之前,就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天賦獲得有條件的入學資格。
2019年入學人數達到創紀錄的13900名EAE申請人,比去年增加13%。預計明年通過EAE的最終招生人數將達到約4600人,占招生總數的20%,高於目前的約15%。

一旦進入理工學院,幾乎所有學生都要經歷行業實習,而在大學裡,有70%的學生是這樣做的,因為教育變得更有經驗性。
「總的來說,所有正在發生的變化正在改變我們讓新加坡人為未來做好準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