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江新娘》現在小範圍的紅,讓小姐姐特別驚喜,因為不知不覺中,新加坡劇也發生了改變。
以往的新加坡劇,多以家長里短為主,或者是像《小娘惹》這樣講述傳奇人物的故事,即便是早期的現代都市劇里,感情線都不會是主線。
而《過江新娘》保留了親情線,劇里的配角們都不是工具人,各有自己的故事,還在裡面傳達了對於文化傳承的態度。
男主父親幾十年如一日守著家裡的裁縫店,他從自己母親手裡接過這家旗袍店,也傳承著旗袍手藝,即便是這樣的手工業在新加坡已經步入夕陽,他絲毫沒有降低對自己手藝的標準。

當新加坡劇逐漸從中國觀眾眼中退散,就連新加坡創作者開始轉投大陸劇環抱的時候,新加坡劇正發生明顯改變。
《過江新娘》的主線變成了以前新加坡劇里少見的甜寵模式,但是又保留了自己優勢的說好家長里短的本事。編劇還做了功課,儘可能的在配角的戲份裡帶出自己對手工旗袍這個夕陽產業的理解,它沒有在甜寵劇這個模式里做出什麼新套路,只是在又土又俗的甜寵框架里,《過江新娘》做到了將溫情和愛情通過細節傳遞出來。
豆瓣上它已經高達了8.4分,這是看多了內地膩味甜寵劇的觀眾們給真誠拍出愛情的創作者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