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新加坡留學誤區的文章,今天我再做一個補充,聊一聊其它方面的留學誤區,希望對有意來新加坡讀書的同學或有意讓孩子過來的讀書的家長,做個參考。
誤區1:新加坡留學成本很低?
考慮新加坡的留學成本,千萬不能只考慮學費,因為新加坡的中小學、大專和本科碩士院校的學費,相比歐美國家,其實並不高。然而除學費之外,關於留學成本方面,還要考慮租房、生活開銷方面的支出。
畢竟,新加坡是一個高消費的國家,生活成本相對較高,住房、一日三餐和其他生活費用,相較國內的北上廣深,還是要高一些的。如果是中小學留學生,要有一個10年左右的留學預算,而不是3、5年。因此,在規劃留學時,務必考慮到這一點,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各方面的留學開銷,而不僅僅是學費。
誤區2:在新加坡讀書很輕鬆?
一些朋友談到孩子在中國完成中小學教育後,再過來新加坡讀高中,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在新加坡,哪怕是本地的學生,想要考進高中JC,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外國人來說,想要進入到新加坡的高中,先要通過政府中小學統一考試,即AEIS考試,在考入政府中學後,參加劍橋O水準會考,然後憑藉會考成績再報讀新加坡高中。
整體來講,在新加坡讀書,也是蠻內卷的。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也是以其嚴格性和高標準而聞名,舉個例子,哪怕是一些私立大學,如果不好好讀書,可能都不能畢業。所以,來新加坡讀書的外國留學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取得好成績,來新加坡之前,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誤區3:新加坡講中文比較多,語言適應問題不大?
很多人有個誤區,覺得中文在新加坡使用率很高,就認為新加坡的學校教育,也會使用中文,其實不然,在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中,除母語課(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以外,其它全部授課語言都是英文,然而母語課的比重是很小的,甚至母語課,也會使用很多的英文來輔助教學。
所以,既然選擇了來新加坡讀書,一定要攻克語言關,否則的話,會影響學業和人際交往,甚至是之後在新加坡的就業。說個題外話,新加坡華人占比很高,華語作為生活語言的普及率很高,對中國留學生來說,一方面是好事,容易幫助他們適應新加坡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會是一個影響因素,因為他們可能會對中文產生依賴,能用中文的解決的事情,就會自然地選擇避開英文,這不利於英文的學習和真正的融入本地。
誤區4:畢業後就能留下來工作,拿身份?
大家一定要明白,在任何國家留學,畢業後都不一定能留在當地找到工作,或者在當地拿到身份,新加坡同樣是如此。換句話說,留學與移民,是兩件事情,有一定關聯,但沒有必然性。選擇來新加坡留學,要以學習深造為主要目標,至於能否留下來就業或拿到永久居民,要順其自然,不要強求。
本地朋友經常講,新加坡是一個努力與回報很成正比的地方,只要努力,只有付出,相信一定會有相應的回報,同樣適用於留學生。我就接觸到不少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有中小學過來的,有通過獎學金過來的,也有博士碩士過來的,目前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不少也已拿到了新加坡的身份,生活得都很不錯,在他們的身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足夠努力,足夠上進。

在此,我真心期待有留學計劃的朋友,或有計劃送孩子來新加坡讀書的家長朋友們,能認真參考我上面所講的誤區,希望能幫你們避開一些彎路。如果做好了留學的決定,那就全力以赴,真切希望,每一位學子們,都能在新加坡學業有成,個人和新加坡實現一場雙向的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