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亮昨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分享他對旅遊精神的看法,現場有百多名粉絲。(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擁有20本旅遊書,旅遊不愛拍照,美食也不是重點,郭亮:「即使啃個麵包也開心!旅遊最重要的是百分百的投入,認認真真地體會那一刻的感受並記住。」
《新明日報》報道,郭亮前天下午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出席「不一樣的旅遊:旅行文學與旅行電視節目的收穫」分享會,向粉絲分享他對旅遊精神的看法,列舉旅行文學與旅行電視節目對比親身旅遊的不同視角以及收穫。
他認為這3個不同的旅遊都有著不同的意義:「文學能讓你看到很多不同角度的旅遊,讓你在旅遊時對於當地的古蹟、人事物等更有感覺;旅遊節目則能讓你得到很多資訊,親身旅遊能讓你聞到不同的味道以及感受到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震撼。」
分享會上,郭亮也分享了幾段有意義的旅遊文章,隨後在受訪時,郭亮表示本身更喜歡旅遊文學,「我覺得親自走是走不完的,不過閱讀給你帶來的想像力和視野是非常寬廣的,如果給我10天時間,選擇讀5本精彩的旅遊書或是去一個地方親身旅遊?我可能會選那5本書。」
不執著一定要看到實物
郭亮約有20本旅遊書,「其實我比較喜歡看的旅遊書籍,內容反而跟旅遊都不太有關,你不需要告訴我那個地方有幾間店、地鐵下來會看到什麼,吸引我的反而是更多的歷史知識以及典故,包括有趣的人和事,讓我能跟作者走一樣的路,並遇到這些特別的事。」
郭亮也認為在不同的年齡層,對旅遊的關注點也不一樣,「年輕時比較關注網紅點、打卡點,當時就會感覺很興奮,大家去哪裡我也要去。後來我就比較關注最出名的地方,比如長城、木乃伊、蒙娜麗莎畫等最轟動的景點與物件,當時我覺得人生在世如果沒有看過這些東西好像說不過去。但再後來,我都放下了,也可能因為相關知識補充的渠道多了,可以通過書籍等更了解這些東西,我就發覺自己沒那麼執著一定要看到實物。」
隨遇而安較精彩
郭亮現在對於旅遊更傾向於接近大自然和參觀古蹟,「當我去看了雪山、湖、西藏、新疆、內蒙大草原,再加上可能長期生活在都市,特別享受大自然的遼闊,在天地間了解自己多麼渺小。我都會選在淡季去,除了避免人潮,也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另一種美,就像天壇公園,大部分你看到的照片都是一片油綠、鮮花盛開、遊客滿人,但我看到的是沒有葉子,空蕩蕩地充滿著白雪,真的很美!」
郭亮也表示自己是屬於隨遇而安的旅遊者,出發前不會安排好行程,「我覺得這樣很有趣,最多只是會上網查詢那個地方的治安情況,剩下的,遇到什麼就是什麼,這樣的旅遊比較精彩。」
『閱讀增生命厚度 旅行增廣度』
大部分人去旅遊時一定會將美食列入「必備行程」,郭亮恰恰最不在乎的就是美食,「如果同伴允許啃麵包,我會很開心,因為我覺得旅遊把時間花在吃,一頓午餐兩個小時,我有點無法理解。」
對於郭亮,旅遊最重要的是百分百投入,「旅遊時我也不太愛拍照,雖然有點後悔,但我都能清楚地記著當時的感受和氣味。」
郭亮接下來想去的地方是馬爾他,「那是集古老與現代一身的歐洲城市,一定是個很有趣的地方。」
用一句話形容旅行,郭亮表示:「閱讀增加你生命的厚度,旅行增加你生命的廣度」。
旅遊也讓郭亮心胸更開闊,領悟到生活上有些患得患失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