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零售業這幾年來進入鞏固期,雖然仍然有一些國際品牌到新加坡開店或者是投入更多資金打造旗艦店,但是也有不少品牌退出新加坡市場。這些離場的品牌包括土生土長的新加坡牌子,也有一些來自海外。
它們離開的原因,包括受網購崛起衝擊,有一些是因為無法在新加坡市場找到正確的定位,還有一些是因為海外母公司業務出現問題。
1. 77街


在1990至2000年代成長的時尚青少年,「77街」曾經是他們熟悉的街頭潮流服飾品牌。由新加坡企業家周士錦於1988年創辦,第一家店開設於年輕人聚集的遠東商業中心。由於成功抓到年輕人的口味,它一度在全島擁有16間分店,但是,近年來,網購崛起,對經營傳統實體店的零售業者衝擊大,加上店面租金上漲,77街於今年7月關閉最後一間分店。
2. Raoul


代理和分銷多個時裝品牌的上市公司FJ班傑明控股於2002年創立的新加坡時裝品牌。 Raoul以男士服飾初試啼聲,後來也推出女裝,走紅國際的潛力一度備受看好。它成功走出新加坡,足跡遍布歐洲、美國和中東,連英國凱特王妃陪同夫婿威廉王子到新加坡訪問時,也穿著Raoul 的裙裝到組屋區參觀。但是,近年來,它陸續關閉新加坡的店面,今年2月在百利宮的最後一間店面結業。不過,它在中東還有店面,在歐洲和美國也有代理,產品也通過網絡出售。
3. Celio & 4. New Look


Celio 是來自法國的男士休閒服飾品牌,而NewLook是英國的時尚服飾品牌。新加坡分銷商Jay Gee Melwani基於這兩個品牌的營業表現不理想,而且經營成本高漲,而在6月關閉新加坡的所有8家店面。
5. Accessorize


新加坡百貨集團美羅控股於2002年將此英國飾品品牌引入新加坡。它在今年陸續關掉3間店面,從此在新加坡市場消失。
新加坡人愛吃,但是仍有一些餐飲品牌無法在新加坡立足而結束營業。
6. 1 Market By Chef Wan


Chef Wan 是馬來西亞名廚。經營連鎖食閣的福將控股於2012年在Chef Wan的諮詢下開設與他同名的自助餐館,售賣獲得回教認證的食物。餐館開在當時剛大事裝修後重新開業的獅城大廈,一度引起轟動,餐館外常見人龍排隊。但是好景不常,由於經營成本負擔重,餐館在今年6月關門。
7. Smoothie King


來自美國的冰沙飲品連鎖店,2012年12月首次在新加坡開業。當時,經營此品牌的公司表示計劃在3年內在新加坡開設30家店面。但是,食客的反應不如預期,導致公司在今年初關閉所有7家店面。
8. Quiznos


遠東機構旗下餐飲業務於2009年引進的美國連鎖三文治餐廳。但是,Quiznos的美國母公司於2014年破產後,新加坡的業務也在今年3月結束。
9. Lupicia
來自日本的茶葉零售店,2013年在新加坡開設東南亞旗艦店,但是營業大約3年後,就退出新加坡市場。
在2016年從新加坡零售市場消失的還有家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