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這些富三代的培養方式果然與眾不同,隨隨便便就是5個億的創業基金、大投資的項目,一般人羨慕不來。
6.周氏家族 – 餐飲+銀行
周氏家族第一代是周穎南,福建人。

周穎南
周家本身在福建就是書香門第,晚清局勢動盪才下南洋闖蕩。這也是周氏家族與其他家族不一樣的地方!
周穎南文學天賦過人,發跡之前靠在印尼當書記員謀生,還創作過很多文學作品,在雜誌上發表過。
後來,周穎南「棄文從商」,與朋友一起創業,做了一家貿易公司。上世紀60年代成功殺入金融界,創辦的銀行開遍了印尼。上世紀70年代,周穎南來到新加坡,從事煉油、印染、餐飲等行業,創辦新加坡同樂餐飲集團,擁有並管理著超過40家餐館,餐館遍布新加坡,印尼,中國,日本和印度。
周穎南留下了2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與中國的文藝界名家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他與中國國家領導人、文藝界名家如葉聖陶、俞平伯、巴金、丁玲、艾青、施蟄存、豐子愷等都是為摯友。
周穎南逝世之後,由其女兒成為周氏集團的掌門人。
而周氏集團的第三代繼承人則是被大眾熟知的向洋!不知道他會在家族事業和音樂事業之間做出什麼選擇。

向洋
7.邵氏家族 – 地產業+百貨業
對!就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邵逸夫家族。

邵逸夫
邵逸夫的長子邵維銘曾在新加坡富豪榜上以8.35億美元的身價排名第31位。

邵維銘
邵維銘在新加坡主營地產業和百貨業。
因邵家遵循寧波大家族的傳統習慣,邵維銘年幼時由邵逸夫之兄邵仁枚撫養(兄弟各自的子女對調撫養成人)。邵維銘早年赴英國留學,學習法律,畢業於牛津大學法律系。在英國倫敦格雷律師學院獲得執業律師資格。回到新加坡後,協助伯父也是養父的邵仁枚打理生意。現任邵氏基金會的主席。
邵維銘行事一向低調,但他於2006年11月曾「高調」出席亞太影展,代生父邵逸夫領取了「終生成就獎」。現任邵氏基金主席。邵氏基金自1957年創立以來,已捐出約3億元給新加坡本地學院、醫院、藝術項目和慈善組織等。
經常在新加坡看電影的一定知道邵氏影院,這家公司的總裁就是Mark Shaw邵在忠。

邵在忠
邵在忠就是邵逸夫三哥邵仁枚(圖中右下角)的孫子。在他的管理下,邵氏影院在新加坡發展成首家擁有IMAX放映廳的影院,其中一家邵氏麗都影院位於寸土寸金的烏節路上。
這位邵氏第三代可謂是年輕有為。
人家都說富不過三代,但是以上這些人,代代努力代代賺錢!這些新加坡龍頭巨富家族對賺錢的本事實在是太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