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國地產大亨、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將孩子入讀哈佛大學一事在網絡上沸沸揚揚,大家對此眾說紛紜。

潘石屹夫婦親自送兒子Luc去哈佛大學報道
不少人突然想起,2014年7月,潘石屹夫婦向哈佛大學捐贈了1500萬美元,同年10月,又向耶魯大學捐贈1000萬美元。

與耶魯的捐款儀式,圖源:新京報
去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首富馬雲,之前也曾捐贈2000萬美元給澳洲紐卡斯爾大學。

圖源:馬雲公益基金會
但不論是馬雲還是潘石屹的孩子,大學入學目前都沒有證據證明和捐款有密切關係。不比山東步長製藥董事長趙濤,花了650萬美元,將女兒送進史丹福大學被實錘......

點擊上圖了解詳情
相比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的兒子、現任總理李顯龍,當時都是拿總統獎學金去劍橋學習......

1970年,李顯龍(左三)獲得總統獎學金,當時的尤索夫總統(左四)親自頒獎。
不過,新加坡的大學也確實接受了不少捐款,以支持學校建設及各類獎學金助學金的發放。新加坡國立大學,前不久就被曝光有多達95億新幣的資金儲備!而在這95億中捐贈基金有59億新幣......
而另一所新加坡頂尖高校南洋理工大學,雖然建校時間不長(1991年建立,前身南洋大學上世紀80年代併入國大),卻也接受了不少校友的捐贈。

接受捐贈後,國大裡面的不少建築是用捐助人名字命名的。其中不得不提的是Yong Loo Lin楊潞齡家族。
2005年,楊潞齡基金曾捐出1億新幣給國大,推進醫學院的發展,這也是當時國大創辦以來收到的最大筆捐款。並且,新加坡政府為鼓勵善行,以1元對1元進行資助(就是捐款人捐一元,政府補貼一元),直接讓這筆捐款增值到了2億新幣!所以,國大醫學院就直接以楊潞齡命名。

這還不是楊潞齡基金會對國大的第一筆捐款。早在1996年,就捐獻了250萬新幣給國大,設立楊潞齡腫瘤學教授基金,之後又陸陸續續多次捐款。
在2003年音樂學院創建之初,基金會又捐款2500萬新幣給國大。所以,國大音樂學院就以楊潞齡小女兒楊秀桃命名。

另外,2013年,楊潞齡基金捐款2500萬新幣給國大楊潞齡醫學院,作為國大癌症中心聯合研究新癌症療法和教育方面的經費。為表對於捐贈的感謝,國大醫院決定把中心更名為「楊秀雲翼」。
前前後後楊潞齡家族給國大捐獻了超過2億新幣,不過,不管是楊潞齡、楊秀桃還是楊秀雲,都未曾在國大就讀過。

除了和國大沒有聯繫的社會人士捐贈外,不少國大校友,在母校接受教育並取得成功後,往往會反哺母校。
1956年畢業於國大,先後在馬來亞大學、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高校任教,並擔任新加坡國家統計委員會主席的蘇瑞福,就曾先後捐贈3000萬新幣回饋母校,設立全新的公共衛生學院。

而國大里的一間寄宿型學院College of Alice and Peter Tan(CAPT),就是以一位叫做Alice Tan女士和其家人的名字命名。Alice Tan的六個子女都是國大校友,包括兩名醫生和一名植物學家。

除了命名建築外,有些捐贈者,還以各種獎學金的方式留下了名字......

還有很多很多......
新加坡社會各界給學校的捐款不僅局限於高校,就連初級學院這類直屬於教育部的學校,有時為了建一棟教學樓也會向社會籌款。
在新加坡,慈善或者捐助往往是個閉環。社會用捐贈的形式幫助學校,學校將這些捐贈轉給學生,學生事業有成後再以社會人士的身份幫助學校,一代代延續下去。與此同時,學校也會時不時舉報義跑、演出等活動反饋社會,幫助更有需要的人。

維多利亞初級學院的慈善演出
至於捐錢就能讀名校?還是算了吧,問過O水準和A水準的考官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