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9歲的李光耀出版了自己的最後一部著作《李光耀觀天下》,在這本書里,李光耀談了自己對於當下世界局勢的看法,在這本書中,李光耀說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新加坡的殖民者是英國,這對我們來說是幸運的。越南的殖民者是法國,法國人離開後,他們需要放棄法語學英語,因為英語是世界性的語言。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李光耀認為英語是英國人留給他們的一筆巨大的遺產,這個遺產越南並不具備。
事實上,李光耀並不只是感謝英國人在新加坡留下了語言,他們還留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更重要的是,英國人是帶著風度離開的,而法國人則不是這樣,他們不想離開,逼著越南人打了長達9年的抗法戰爭,他們根本沒留下什麼遺產,留下的只有一片狼藉。

我們必須承認的一點是,殖民者可以把被殖民地變得更好一點,也可以把被殖民地變得更壞一點。比如西非有一個國家叫幾內亞,他們被原先是被法國人殖民,他們的總統塞古·杜爾在反抗法國的過程中激怒了法國人,法國人在離開的時候把他們留在幾內亞的電線全扯了。比如資源豐富的剛果,他們被比利時人殖民,比利時只把剛果當成原材料的供應國,當他們離開剛果時,同樣什麼都沒有留下,剛果陷入混亂的內戰之中,他們也不聞不問……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果當初巴西不是被西班牙這樣的國家殖民,他們未來的路會好走很多。如果美國不是被英國殖民,他們的獨立戰爭能那麼容易就獲勝嗎?當時的英國可是世界第一強國。
李光耀說,在英國離開新加坡時,英國總督親自帶著李光耀,把辦公大樓里的每位管家都介紹給了他,英國人沒有搞破壞,他們帶著紳士的風度離開了,留下了新加坡人對他們的尊敬,以及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這為新加坡節省了時間,他們無需重新摸索,只需要在這套制度上做一些細微的調整和必要的修改。

李光耀感謝英國人不是沒有道理的,他自己也承認,如果當初英國人留給他的是幾內亞和剛果,自己很難把新加坡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發帖時間: 歷史大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