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眾點出多個問題。
(新加坡28日訊)共32集的新加坡武俠巨製《我的女俠羅明依》,下周二(1日)迎來大結局。不過比起開播時古裝帶來的新鮮感,劇集後半部呈現疲態,讓不少觀眾認為劇情趨於沉悶,失望大於驚喜:
一、古裝戲份太少
自第一集男女主角從明朝穿越來新加坡後,一直到第18集男女主人公才再次回到古代,中間都是現代戲,有觀眾嘆:「等了十多集都沒回去古代,還是離不開現代人的情情愛愛」、「原以為終於可以看到本地古裝劇,結果從第一集到現在幾乎90%場景都在現代。從滿懷期待到充滿失落感,叫人真想棄劇。」
前18集「公公」王祿江與「王爺」徐鳴傑的戲也很少,等二人終於穿越到現代,觀眾才看到真正的穿越演法:「孫公公穿時裝卻保留古人姿態,彈指間都有古戲,反觀其他人穿越好像只是念著古人台詞,舉手投足還是時裝演法。」不過通過這部戲,觀眾也看到本地有能力拍古裝劇:「希望接下來可以看到更多『全套』的古裝劇。」

黃思恬在劇中飾演「女俠」羅明依。
二、「俠」女不「俠」
劇名《我的女俠羅明依》強調女主角「女俠」身份,所謂「女俠」應該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處處行俠仗義,但羅明依的「俠」只體現在幫助李濟世(徐彬)重拾自信、救助李時珍、啞三等自己的朋友,並沒有四處遊俠,甚至在廚房做菜的時間還更多,人物顯得單薄,似乎撐不起「女俠」之名。
觀眾受訪時吐槽:「這部劇應該叫《我的師妹羅明依》」、「理解角色有問題,男人婆、講話大聲不代表是『女俠』。」
三、細節不嚴謹
觀眾指這部戲穿越十分隨意,比如人物穿越後會出現在不一樣的地方,穿的衣服也會變,不知道穿越的規則到底是什麼。另外,觀眾說:「穿越時空回明朝是何等大事,羅女俠竟然要求師兄回去前,參加徐彬的同學晚會,似乎視穿越時空為兒戲。」
台詞也不夠嚴謹:「徐鳴傑對戚玉武說要請他『吃好料』,古代和現代用語都分不清,讓觀眾看出如此明顯的失誤。」劇中如人工呼吸等場景,也不夠專業:「在肚子又壓又錘,這樣真的能救人嗎?」

戚玉武
四、劇情不夠,美食來湊
劇中出現不少藥膳美食,比如婷婷喜歡的「紅燒鵪鶉」、羅明依拿手的「陳皮三色肉」等。細緻的烹飪特寫鏡頭,乍看下仿佛美食節目,活色生香十分搶鏡,不過花大篇幅刻畫美食,似乎也有「劇情不夠,美食來湊」的嫌疑。
五、情節不動人
古裝視覺刺激過後,真正能留住觀眾的是劇情,但《我》劇發展似乎未能打動觀眾:「戚玉武和黃思恬總是沒來由地鬥嘴、吵架」、「沒被男女主角的愛情感動」。情節被指缺乏鋪成:「比如孫公公死了卻沒有大快人心的感覺,因為前面他做的壞事太少了。」後面也出現失憶、假失明等老梗,被指沒有新意:「橫店景色很美,這部戲如果不是在橫店拍攝,其實劇情乏善可陳。」

圖、文/《新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