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加坡成為越來越多中國留學家庭的熱門選擇。
由於院校排名高、學費相對較低、教育設施一流,新加坡留學甚至被稱為歐美留學的「平替」。那麼,新加坡留學有哪些優勢?是否是一條適合中國孩子的升學路徑?
今天和大家分享送孩子低齡留學新加坡的獅城虎爸的心得體會,和大家詳細介紹下新加坡留學優勢~
更加活潑開朗
和在新加坡這邊一起帶娃讀書的朋友交流,大家都表示做的是正確的選擇,對孩子現在的學習狀況是滿意的。
比如,一位媽媽分享道:在國內上學時,自家孩子常常是班級中不太起眼的一位,每天面對學習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顯得有些沮喪。
然而,來新加坡留學後,現在的孩子變得更加活潑了。每天只上半天課,下午參加各種豐富的課外活動,各類運動項目讓她身體素質明顯提升,這一年幾乎沒有生過病。
文曲新留學

更加敢於表達自己
在HDB樓下遇到其他國家的小朋友時,她會熱情地用英文打招呼,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且毫不害怕說錯。她自己對此的看法是:「英語能聽懂就好,為什麼要糾結用詞和句子對不對呢?」
文曲新留學

更加獨立自主
開始自己負責自己的事務,包括學校中的一些事務。她學會了主動與老師溝通,當有想法和需求時,她甚至知道如何向老師陳述理由,為自己爭取權益。不再是過去那個只會回家找媽媽訴苦的小孩。
文曲新留學

對社會秩序非常有概念
真的整個社會行為和學校教育一致,對於孩子影響是巨大的,是非常正面的積極影響,這一點帶入性格呈現出來就是邊界感和不卑不亢。政府學校《好公民》這教科書,其實更是一部細微到生活的情商與法治教科書,不是喊口號的道德與品德。
孩子長成了一個純粹的人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說實話,壓力要比國內要小很多,那怕是跟國內的民辦學校比。一方面,學生人數本來就少;另一方面,作為大英國協國家,語言、文化與歐美更親近,升學成功率相對更高。
一旦教育回歸到教育本身,孩子也必將更加純粹和快樂。和文曲新分享的媽媽覺得,女兒這些年最大的變化,可能就是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感和內在的動力。
文曲新留學

「她熱愛並積極參與和領導社區服務,無論去做NGO也好、參加社會服務也好,是真的發自內心地想要做點事情,而不是為了任何其它目的。為社會服務已經成為了女兒生命的一部分。」
孩子長成了一個純粹的、有思想的人,這是作為媽媽最為欣慰的事。
來新加坡後的其他變化
媽媽滿意的主要原因在於:新加坡政府學校的下限水準很高,即便是普通的鄰里學校,單拎出來也很有亮點。
「新加坡的政府學校普及STEAM綜合教學模式,每個學校都有很好的實驗室等配套設施,」 「政府學校相較私立或國際學校,可以利用很多本地其他學校的資源。比如我家孩子每周的音樂課,去的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名校,有大筆宗教資金支持,專業的大型演奏廳、錄音室以及各種器樂室等應有盡有。」
CCA(課外活動)這一塊兒很值得一提——政府學校擁有充足的資金、場地及人員支持,能夠開展各種專業且免費的課外活動。

師資方面也挺讓人驚喜的:
由於政府學校的教學內容一致,且老師會在不同學校流動,所以師資相對均衡。
新加坡對於教師的門檻,卡的還是很嚴的,名校背景出身的並不少見。「我家孩子的化學課老師,就是南洋理工畢業,此前在南洋中學任教。」
重要的是,政府學校性價比還高:國際生每年需繳納1600新幣,雖說逐年漲價,但相比私立學校或國際學校,花銷仍是小巫見大巫。
而且外國學生在新加坡讀公立,優惠政策很多。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學生出行,交通費只要正常價格的1/4;
圖書館的借閱卡免費,且功能強大:「如果你有什麼書在這個館裡借不到,可以申請在全國範圍內調閱,」就資源的便利程度而言,實在值得一贊。
了解國內一般公立學校的人,聽到以上介紹可能都會比較驚訝——有這個條件,還要啥私立學校?!
家長感受
有家長分享時表示,國內教育有國內教育的優點,比如學習難度和基礎知識的紮實程度,國內還是可以秒殺一些世界其他地區的,但對於不太適應國內教育方式的孩子,可以嘗試一下其他環境。
看AEIS的考試人數,在不大量擴招的前提下,新加坡政府中小學的入學難度肯定是越來越高了。尤其是新加坡是英文教學,國內孩子的英文水平應對英文母語者的學習還是很有難度。越小的孩子越容易通過AEIS是肯定的。可以先找老師測試評估一下,然後決定是否要留學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