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將於2024年開設本地首個為期四年的中醫學學士學位課程。
該課程將根據本地的醫療需求進行設計,首批畢業生預計於2028年畢業。
這是南洋理工大學首次獨立頒發的中醫學學士學位文憑,同時也是第一個獲得衛生部中醫管理委員會認證的中醫學學士學位課程。

新加坡開始重視中醫
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醫的有效性,新加坡政府醫院開始為患者提供中醫針灸治療。
傳統中醫在新加坡社區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且在醫療保健系統中與西醫相輔相成。
自2005年起,南洋理工大學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攜手合作,開設了為期五年的生物醫學科學和中醫學雙學位課程,旨在拓寬畢業生的職業選擇。
經過多年的努力,這個項目已經成功培養了超過430名畢業生。
由於新加坡學生對學習中醫抱有濃厚興趣,加上民眾對中醫治療的需求持續強勁,衛生部、教育部與南洋理工大學共同決定是時候推出本地首個中醫學學士學位課程。
課程詳情
01 課程名額
新課程第一年將設立25個報讀名額,並計劃在未來每年招收40名學生。
此外,現有的雙學位課程將於明年停止招生。
同時,衛生部還計劃於明年1月啟動新註冊中醫師臨床培訓項目,為通過執業考試的新手中醫師提供更加系統化的中醫臨床訓練。
02 課程內容
這個為期四年的學位課程側重於中醫和基本的西醫知識,旨在培養新加坡培訓的中醫專業人員,對區域/本地疾病有深入的了解。
這是一門以英語和普通話為教學媒介的雙語課程。
學生將學習與健康相關的生物醫學科學,如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以及中醫診斷、藥物、針灸等。

該方案還採用了新的教學方法——技術支持學習(TEL)和基於團隊的學習(TBL),重點關注臨床病例、人口老齡化和預防保健,與更健康的社會目標相一致。
廣泛的現場實踐臨床培訓被納入到課程中,以確保學生有很多臨床接觸和機會將理論應用到臨床環境中。
有機會到海外著名中醫藥大學實習。
為中醫藥防治慢性病的研究和開發奠定必要的基礎。
03 入學要求
數學成績達到H1/SL或同等水平;
物理、化學或生物成績達到H2/HL/ A-Level或同等水平;
語文成績達到O-Level/SL或同等水平。

04 課程適用工作群體和未來發展
該課程的畢業生將從事以下工作:
1.作為新加坡中醫診所和醫院的醫生;
2.在新加坡的研究機構、製藥公司擔任臨床科學家(中醫);
3.政府機構擔任研究職位,以保障公共衛生和人類健康;和
4.修讀更高的中醫學位。
南洋理工大學
在最新出爐2024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以84.5的總分位居世界第26名,亞洲第4名,新加坡第2名。

南洋理工大學(NTU)成立於1991年7月1日,由南洋理工學院(NTI)與國立教育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合併而成。
NTU最初作為一所教學型大學,現已發展成為一所研究型的全球性大學。
NTU的前身南洋理工學院(NTI)於1981年在原南洋大學(Nanyang University)的基礎上成立,旨在培養以實踐為導向的世界型人才,以適應新加坡不斷發展的經濟需求。
在2006年,NTU正式成為一所自治型大學,並成為新加坡最大的兩所公立大學之一。
南洋理工大學擴招計劃

近期,南洋理工大學於深圳為受疫情影響而延遲的四屆中國留學生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畢業典禮。
在典禮上,南洋理工大學校長Ho Teck Hua公布了NTU未來在中國發展的三個重要策略,其中之一為「擴招」。
該計劃旨在進一步擴大NTU在中國的學生招收規模,以便為更多的中國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機會。

